《浙江省臺州市2024屆高三數學下學期二模試題[含答案]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浙江省臺州市2024屆高三數學下學期二模試題[含答案](21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。
1、臺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評估試題
數學
本試卷共4頁,19小題,滿分150分,考試用時120分鐘.
一、單項選擇題:本題共8小題,每小題5分,共40分.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.
1. 已知集合,,則()
A. B. C. D.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根據題意,由集合的運算,即可得到結果.
【詳解】因為,且,
則.
故選:D
2. 在復平面內,復數(為虛數單位),則()
A. 的實部為2 B.
C. D. 對應的點位于第一象限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根據除法化簡復數,根據實部、模、共軛復數、復數對
2、應點逐項判斷即可.
【詳解】,
故實部為1,,,對應的點位于第四象限
故選:B
3. 已知平面向量,,若,則實數()
A. -1 B. -2 C. 1 D. 2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根據向量的坐標運算及向量垂直的坐標表示求解.
【詳解】因為,,
所以,,
因為,
所以,
解得.
故選:D
4. 已知正項等比數列滿足,且,,成等差數列,則數列的前項和為()
A. B. C. D.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設正項等比數列的公比為,根據等差中項的性質及等比數列通項公式得到方程,求出,再由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計算可得.
【詳解】設正項等比數列
3、的公比為,
由,且,,成等差數列,
得,即,即,
解得或(舍去).
.
故選:A.
5. 已知x,y為正實數,則可成為“”的充要條件的是()
A. B.
C. D.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作差法可判斷A;構造函數、,利用導數研究其單調性,并結合充分、必要性的定義可判斷BD;特值法可判斷C.
【詳解】對于A,已知x,y為正實數,若,,
則,故A錯誤;
對于B,由可得:,
令,
,令,解得:,
則在上單調遞減,
若,則,故B錯誤;
對于C,已知x,y為正實數,若,取,
則,故C錯誤;
對于D,由,則,
令,則,
即在定義域上遞增,故,
4、
反之也有成立,滿足要求,故D正確.
故選:D.
6. 在中,角A,B,C所對的邊分別為a,b,c.若,則的最大值為()
A. B. C. D. 3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根據題意,由余弦定理代入化簡,再由基本不等式代入計算,即可得到結果.
【詳解】由余弦定理可知,,
由可得,
化簡可得,
所以,即,
即,
當且僅當時,即時,等號成立,
所以的最大值為.
故選:C
7. 房屋建造時經常需要把長方體磚頭進行不同角度的切割,以契合實際需要.已知長方體的規(guī)格為,現從長方體的某一棱的中點處作垂直于該棱的截面,截取1次后共可以得到,,三種不同規(guī)格的長方體.按照
5、上述方式對第1次所截得的長方體進行第2次截取,再對第2次所截得的長方體進行第3次截取,則共可得到體積為165cm3的不同規(guī)格長方體的個數為( )
A. 8 B. 10 C. 12 D. 16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根據原長方體體積與得到的體積為165cm3長方體的關系,分別對長寬高進行減半,利用分類加法計數原理求解即可.
【詳解】由題意,,為得到體積為的長方體,
需將原來長方體體積縮小為原來的,
可分三類完成:第一類,長減半3次,寬減半3次、高減半3次,共3種;
第二類,長寬高各減半1次,共1種;
第三類,長寬高減半次的全排列種,
根據分類加法計數原理,共
6、種.
故選:B
8. 設,是雙曲線:的左、右焦點,點分別在雙曲線的左、右兩支上,且滿足,,則雙曲線的離心率為()
A. 2 B. C. D.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設與交點為,,進而根據下向量關系得,再結合雙曲線的性質即可得,,進而結合余弦定理求得,最后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,進而可得答案.
【詳解】解:如圖,設與的交點為,,
因為,所以,
所以,由雙曲線的定義可知:,,
因為,所以,
所以,,
所以,,
所以,在中,,
所以,由余弦定理有:,
代入,,,整理得,
解得,(舍),
所以,,,,
所以,中,由余弦定理有:,
代入數據整理得:,
7、
所以,雙曲線的離心率為:.
故選:B
【點睛】關鍵點點睛: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利用向量的關系得到,進而在中結合余弦定理求得.
二、多項選擇題:本題共3小題,每小題6分,共18分.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,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.全部選對的得6分,部分選對的得部分分,有選錯的得0分.
9. 某同學最近6次考試的數學成績?yōu)?07,114,136,128,122,143.則()
A. 成績的第60百分位數為122 B. 成績的極差為36
C. 成績的平均數為125 D. 若增加一個成績125,則成績的方差變小
【答案】BC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根據題意,由百分位數的計算公式即可判斷A;
8、由極差,平均數的計算公式即可判斷BC;由方差的計算公式即可判斷D.
【詳解】將成績從低到高排序為,且,
所以成績的第60百分位數為第四個數,即為,故A錯誤;
極差為,故B正確;
平均數為,故C正確;
未增加成績之前的方差為,
若增加一個成績125,則成績的平均數為,
則其方差為
,即成績的方差變小,故D正確;
故選:BCD
10. 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為1,為平面內一動點,且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為,E為正方形的中心,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()
A. 點的軌跡為拋物線
B. 正方體的內切球被平面所截得的截面面積為
C. 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為
D. 點為直線上一動點,
9、則最小值為
【答案】BCD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對于A,根據到點長度為定值,確定動點軌跡為圓;
對于B,理解內切球的特點,計算出球心到平面的距離,再計算出截面半徑求面積;
對于C,找到線面所成角的位置,再根據動點的運動特點(相切時)找到正弦的最大值;
對于D,需要先找到點位置,再將立體問題平面化,根據三點共線距離最短求解.
【詳解】
對于A,因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為,所以.點在以為圓心,為半徑的圓周上運動,因此運動軌跡為圓.故A錯誤.
對于B,在面內研究,如圖所示為內切球球心,為上底面中心,為下底面中心,為內切球與面的切點.已知,為球心到面的距離.在正方體中,,,.利用相似三
10、角形的性質有,即,.因此可求切面圓的,面積為.故B正確.
對于C,直線與平面所成角即為,當與點的軌跡圓相切時,最大.此時.故C正確.
對于D,分析可知,點為和圓周的交點時,最小.此時可將面沿著翻折到面所在平面.根據長度關系,翻折后的圖形如圖所示.
當三點共線時,最小.因為,,所以最小值為,故D正確.
故選:BCD
11. 已知是定義域為的非常數函數,若對定義域內的任意實數x,y均有,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()
A. B. 的值域為
C. D. 是奇函數
【答案】AC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對于A:利用賦值法,令代入運算即可;對于C:令,代入運算即可;對于BD:舉反例說明
11、即可.
【詳解】對于A,令,則,可得,
且不恒為0,所以,故A正確;
對于B,例如,可知是定義域為的非常數函數,
且,
可知符合題意,但,故B錯誤;
對于C,令,則,可得,
即,故C正確;
對于D,例如,可知是定義域為的非常數函數,
且,
注意到同號,
可得,
可知符合題意,
但,即為偶函數,故D錯誤;
故選:AC.
【點睛】關鍵點點睛:對于選項BD:舉反例,通過函數和分析判斷.
三、填空題:本題共3小題,每小題5分,共15分.
12. 的展開式中的系數為___________(用數字作答).
【答案】20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求出展開式的通項,再令的系數
12、等于,即可得解.
【詳解】展開式的通項為,
令,則,
所以的展開式中的系數為.
故答案為:.
13. 某班有A,B兩個學習小組,其中A組有2位男生,1位女生,B組有2位男生,2位女生.為了促進小組之間的交流,需要從A,B兩組中隨機各選一位同學交換,則交換后A組中男生人數的數學期望為___________.
【答案】##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根據已知條件設出事件名稱,求出概率,分析出兩組各自出哪個人相互獨立,由此可求出不同值對應事件及概率,進而求出期望即可.
【詳解】設組出男生為事件,組出女生為事件,
組出男生為事件,組出男生為事件,
根據已知條件有:,,
,;
兩組各自
13、出哪個人相互獨立,設交換后組中男生的人數為,
則的可能取值為,,;
,
,
;
所以.
故答案為:
14. 已知關于x的不等式恒成立,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.
【答案】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原不等式變形轉化為,構造函數,轉化為恒成立,利用導數研究,可得,再分離參數即可得解.
【詳解】原不等式,
構造函數,則,
則,令,解得,
故當時,,當時,,
所以在上單調遞減,在上單調遞增,且,
若,則當時,,此時恒不成立,
故,所以,
所以成立,只需成立即可,
即恒成立,令,則,
當時,,當時,,
所以在上單調遞增,在上單調遞減,
故,所以.
14、
故答案為:
【點睛】關鍵點點睛:本題的關鍵在于對不等式結構的觀察,同構出函數,轉化為研究函數大致變化情況,再由對的分類討論確定,且能得出,即可脫去“”,轉化為恒成立,分參即可得解.
四、解答題:本題共5小題,共77分.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、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.
15. 已知數列滿足,.
(1)求(只需寫出數值,不需要證明);
(2)若數列的通項可以表示成的形式,求,.
【答案】(1)2 (2),.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(1)先求出數列的周期,即可求出的值;
(2)法一:由,,得到,解方程即可求出,;法二::因為的周期為3,可求出,再由可求出.
【小問1詳解】
,,,,
15、,……,
故數列的周期為3,.
【小問2詳解】
法一:由,,得到,
則,解得:,.
法二:因為的周期為3,所以
又由,則,即,
則,即,因為,
解得.
16. 臺州是全國三大電動車生產基地之一,擁有完整的產業(yè)鏈和突出的設計優(yōu)勢.某電動車公司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,計劃加大廣告投入、該公司近5年的年廣告費(單位:百萬元)和年銷售量(單位:百萬輛)關系如圖所示:令,數據經過初步處理得:
44
4.8
10
40.3
1.612
19.5
8.06
現有①和②兩種方案作為年銷售量y關于年廣告費x的回歸分析模型,其中a,b,m,n均為常
16、數.
(1)請從相關系數的角度,分析哪一個模型擬合程度更好?
(2)根據(1)的分析選取擬合程度更好的回歸分析模型及表中數據,求出y關于x的回歸方程,并預測年廣告費為6(百萬元)時,產品的年銷售量是多少?
(3)該公司生產的電動車毛利潤為每輛200元(不含廣告費、研發(fā)經費).該公司在加大廣告投入的同時也加大研發(fā)經費的投入,年研發(fā)經費為年廣告費的199倍.電動車的年凈利潤受年廣告費和年研發(fā)經費影響外還受隨機變量影響,設隨機變量服從正態(tài)分布,且滿足.在(2)的條件下,求該公司年凈利潤的最大值大于1000(百萬元)的概率.(年凈利潤=毛利潤×年銷售量-年廣告費-年研發(fā)經費-隨機變量).
附:
17、①相關系數,
回歸直線中公式分別為,;
②參考數據:,,,.
【答案】(1)模型②的擬合程度更好
(2),當年廣告費為6(百萬元)時,產品的銷售量大概是13(百萬輛)
(3)0.3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(1)分別求得模型①和②的相關系數,,然后比較得出結論;
(2)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;
(3)由凈利潤為,求解.
【小問1詳解】
解:設模型①和②的相關系數分別為,.
由題意可得:,
.
所以,由相關系數的相關性質可得,模型②的擬合程度更好.
【小問2詳解】
因為,
又由,,
得,
所以,即回歸方程為.
當時,,
因此當年廣告費為6(百萬元)時,產品的銷售量
18、大概是13(百萬輛).
【小問3詳解】
凈利潤為,,
令,
所以.
可得在上為增函數,在上為減函數.
所以,
由題意得:,即,
,
即該公司年凈利潤大于1000(百萬元)的概率為0.3.
17. 如圖,已知四棱臺中,,,,,,,且,為線段中點,
(1)求證:平面;
(2)若四棱錐的體積為,求平面與平面夾角的余弦值.
【答案】(1)證明見解析
(2)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(1)分別延長線段,,,交于點,將四棱臺補成四棱錐,取的中點,連接,,由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,得到,然后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證明;
(2)先證明平面,再以A為坐標原點,以直線為x軸,以直線為y
19、軸,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,求得平面法向量為,易得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,然后由求解.
【小問1詳解】
證明:如圖所示:
分別延長線段,,,交于點,將四棱臺補成四棱錐.
∵,∴,∴,
取的中點,連接,,
∵,且,∴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.
∴,又平面,平面,
∴平面;
【小問2詳解】
由于,所以,
又梯形面積為,
設到平面距離為,則,得.
而,平面,平面,
所以平面,
所以點C到平面的距離與點D到平面的距離相等,
而,所以平面.
以A為坐標原點,以直線為x軸,以直線為y軸,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,
易得為等邊三角形,所以,,,,
設平面的法向量為,
則,
得,,不
20、妨取,
又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.
則,
平面與平面夾角的余弦值為.
18. 已知橢圓:,直線:交橢圓于M,N兩點,T為橢圓的右頂點,的內切圓為圓Q.
(1)求橢圓的焦點坐標;
(2)求圓Q的方程;
(3)設點,過P作圓Q的兩條切線分別交橢圓C于點A,B,求的周長.
【答案】(1)
(2)
(3)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(1)化簡橢圓的標準方程,根據的關系即可求得焦點坐標;
(2)先聯立方程求得,,求出直線的方程,然后利用待定系數法求得內切圓的方程;
(3)設過P作圓Q的切線方程為,利用相切關系求得點A,B坐標,進而結合內切圓的半徑利用三角形中等面積法求解即可.
【小問1
21、詳解】
橢圓的標準方程為,因為,所以焦點坐標為.
【小問2詳解】
將代入橢圓方程得,由對稱性不妨設,,
直線的方程為,即,
設圓Q方程為,由于內切圓Q在的內部,所以,
則Q到直線和直線的距離相等,即,解得,,
所以圓方程為.
【小問3詳解】
顯然直線和直線的斜率均存在,
設過P作圓Q的切線方程為,
其中k有兩個不同的取值和分別為直線和的斜率.
由圓Q與直線相切得:,化簡得:,
則,
由得,
可得,
所以
.
同理,,所以直線的方程為,
所以與圓Q相切,將代入得,
所以,又點P到直線的距離為,
設的周長為,則的面積,
解得.所以的周長為.
19.
22、 設A,B是兩個非空集合,如果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x,按照某種確定的對應關系,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元素y和它對應,并且不同的x對應不同的y;同時B中的每一個元素y,都有一個A中的元素x與它對應,則稱: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一對應,并稱集合A與B等勢,記作.若集合A與B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關系,則稱A與B不等勢,記作.
例如:對于集合,,存在一一對應關系,因此.
(1)已知集合,,試判斷是否成立?請說明理由;
(2)證明:①;
②.
【答案】(1)成立,理由見解析
(2)①證明見解析;②證明見解析
【解析】
【分析】(1)根據新定義判斷即可;
(2)①取特殊函數滿足定義
23、域為,值域為即可利用其證明
②設,,假設,利用反證法得證.
【小問1詳解】
設,,令
則C與D存在一一對應,所以集合.
【小問2詳解】
①取函數,其中,,兩個集合之間存在一一對應,故.
備注:函數舉例不唯一,只要保證定義域為,值域為即可,
如:或等等均可,
②設,,
假設,即存在對應關系:為一一對應,
對于集合B中的元素,,,至少存在一個(,且)與這三個集合中的某一個對應,所以集合A中必存在.
記,則,故,
從而存在,使得;
若,則,矛盾;
若,則,矛盾.
因此,不存在A到B的一一對應,所以.
【點睛】關鍵點點睛:壓軸數論問題,關鍵在于理解新的集合有關定義,能想到取特殊函數,并借助函數證明是關鍵所在,此題難度在考場上基本不能完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