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江蘇省中考歷史復習 第12課時 中國古代史考點二教案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江蘇省中考歷史復習 第12課時 中國古代史考點二教案(6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。
1、 真誠為您提供優(yōu)質參考資料,若有不當之處,請指正。
統(tǒng)一國家的建立
課題
統(tǒng)一國家的建立
主備
主核
初三備課組
使用者
課型
復習
使用日期 課時
4.1 第12課時
教學目標:
1、秦始皇創(chuàng)立皇帝制度;郡縣制度
2、董仲舒提出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的主張
3、漢武帝頒布“推恩令”和王國問題的解決
4.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
教學難點:
1、秦始皇創(chuàng)立皇帝制度;郡縣制度
2、漢武帝頒布“推恩令”和王國問題的解決
3..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
教學過程
使用補充
自學篇:
1、秦始皇創(chuàng)立皇帝制
2、度;郡縣制度
2、董仲舒提出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的主張
3、漢武帝頒布“推恩令”和王國問題的解決
4.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
一、秦朝鞏固統(tǒng)一的措施:
①秦始皇創(chuàng) 皇帝 制度,皇帝的由來是從 “三皇”“五帝”中 各取一字。
②行政制度:在中央設立 丞相:管理行政。御史大夫:監(jiān)察。太尉:管軍事。
地方: 廢分封,行郡縣 。
③統(tǒng)一度量衡、文字、貨幣
秦行政機構示意圖
皇帝
太尉
丞相
御史大夫
郡
縣
說一說:丞相制度是何時設立的?又是何時廢除的?它的廢除說命了什么問題?
明確中考要考察的考點
根據所給
3、的知識提綱自讀考點
并完成填空
重點記憶行政機構示意圖
分析得出結論:君權的加強
如何評價千古一帝秦始皇?
評價歷史人物: 實事求是、一分為二地正確評價,即要看到他們對歷史的功,也要看到他們的過。(功過的標準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發(fā)展。)
二.漢武帝的文治武功
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,孔子之術者, 皆絕其道,勿使并進”
————《漢書董仲舒?zhèn)鳌?
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
材料:(主父偃)說上(漢武帝)曰:“今諸侯子弟或十數(shù),而嫡嗣代立,余雖骨肉,無尺地之封,則仁孝之道不宣。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,侯之。彼人人喜得所愿;上以德施,實分其國
4、,必稍自削弱矣?!庇谑巧蠌钠溆?。
——《漢書主父偃傳》
材料中“武帝”指誰?
武帝下“推恩令”主要解決什么問題?
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
“推恩令”的內容是什么?有何作用?
諸侯王死后,嫡長子繼承王位,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為列侯
分割王國封地,使其變小,最終無實力對抗中央,加強中央集權
記一記: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(tǒng)的措施:
①尊儒興太學:
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:采納 的建議“ ” ,確立了儒學在 思想文化領域和政治生活中 的地位。在長安辦太學
②在政治上:頒布 “ ” ,后又取消一些王侯的資格。
③在經濟
5、 ,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控制。
學生互相討論這段古文的含義,并回答問題
完成填空并識記基礎知識
三.北魏孝文帝的改革
試一試:以下分別屬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項措施?
1.圖片:穿漢服
2.
鮮 卑 姓
漢族
拓跋
元
邱穆陵
穆
步六孤
陸
賀 賴
賀
獨 孤
劉
賀 樓
樓
北魏孝文帝改革(記一記)
改革措施:
①借鑒漢族的制度,實行一系列新制度
②從平城(今大同)遷都到洛陽
③推行漢化政策,如改漢姓、穿漢服 、說漢語與漢族通婚、
用漢字書寫公文等
意義:
加速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過程
課后追記
自讀考點、圖
6、片、表格掌握孝文帝改革的背景、內容和意義
識記基礎知識特別是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政策和影響
1、◆(xx山東泰安)秦始皇、漢武帝都是我國歷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,二人共同的歷史功績是( )
A.修筑靈渠 B.在長安設立太學 C.加強中央集權 D.統(tǒng)一文字
2、◆(xx山東德州)秦統(tǒng)一后,為維護皇權,鞏固統(tǒng)治,加強了對官員的監(jiān)督管理:其中,中央分管監(jiān)察百官的是( )
A.博士 B.丞相
C.太尉 D.御史大夫
3、秦朝加強對地方的管理,推行 ( )
A.分封制
7、 B.郡縣制
C.王國制 D.三省六部制
4、439年統(tǒng)一黃河流域的是( )
A、三國中的魏國
B、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權
C、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
5、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都到( )
A、長安 B、洛陽 C、許 D、殷
6、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( )
A、商鞅變法 B、管仲改革
C、李悝變法 D、北魏孝文帝改革
7、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個民族學習?( )
A、氐 B、鮮卑 C、漢族 D、匈奴
做中考典型試題鞏固基礎知識并熟悉中考考法
教后記
本節(jié)課孝文帝改革去年徐州市中考已考過所以不做重點,丞相制度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(tǒng)思想重點強調.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,結合史料分析,使學生在復習考點的同時,提高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.
6 / 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