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11 散文閱讀(結構類題)(含解析)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11 散文閱讀(結構類題)(含解析)(5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(wǎng)上搜索。
1、專題突破練11 散文閱讀(結構類題)
(時間:45分鐘 滿分:30分)
一、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第1~3題。(15分)
大明湖畔稼軒祠
泉 琴
大明湖南岸有一靜肅小院。小院周圍,綠樹紅花,參差披拂,如詩如畫。
踏著一條青石板路緩步來到小院正門,舉目望時,只見門框上方高懸一匾額,上書“辛稼軒紀念祠”。原來,這一片就是大明湖公園新八景之一的“稼軒悠韻”。辛棄疾和李清照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詞人,并稱為“二安”。巧的是,他們都是濟南人。一方山水養(yǎng)一方人,濟南人對“二安”熱愛有加,他們在趵突泉公園建立了李清照紀念祠,又在大明湖景區(qū)改建了稼軒祠。
酷愛辛詞的我早就熟知辛棄疾是戰(zhàn)場上驍勇善
2、戰(zhàn)的大英雄。22歲時,他就拉起了義軍隊伍,躍馬橫刀,勇闖敵營,活捉叛將。這時,耳畔似乎響起了嗒嗒的馬蹄聲。這馬蹄聲是從辛詞里跑來的吧?抑或是從古代寶劍的寒光里迸射而來?受了這朦朧的誘惑,我便掏錢買了門票,匆匆走進了這古典素雅的三進院落。一進院里,墨香陣陣的東西廂房首先吸引了我。墻壁上掛著的都是一些與辛詞有關的名人字畫。辛詞的名頭大,有些警句早已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。加之,他的詞風粗獷豪放,具有濃濃的愛國情操。后世之人,皆喜歡臨摹他的名詞佳句來陶冶情操。展柜里陳列的是各種版本的辛詞以及研究成果。我拿起手機拍了幾張照片,既然帶不走這些古籍,帶走某些文字的片段,回去賞讀一番,也會別有情趣。
第二進院
3、落的過廳里,居中兀立一塊造型別致的太湖石。這是一道障景。一覽無遺的風景總是令人覺得膚淺寬泛,推花扶柳,繞石穿山,才是增添自然界懸念的不二法門。果然,太湖石旁有一棵古槐,綠葉幽幽,遮天蔽日。這一石一樹,一動一靜,倒也充溢著和諧之道。
繞過太湖石,出現(xiàn)了祠堂的第三進院落,這就是主體建筑辛公的紀念堂。文能驚天,武能動地,這種卓越的才能奠定了辛公在歷史上獨特的地位。我端正了下帽子,抬腿邁進紀念堂的大門,迎面就是一手握書,一手持劍的辛公銅塑雕像。辛公的眼睛炯炯有神,直視前方。這凜凜風姿大概就是當年征戰(zhàn)沙場時的真實寫照吧!
辛公的背后,懸掛一大型匾額。書寫龍飛鳳舞,氣勢磅礴。我一時竟認不出內(nèi)容。好在自
4、己背誦過不少辛詞,根據(jù)幾個容易辨識的字,倒也順理成章連成了稼軒長短句:“醉里挑燈看劍,夢回吹角連營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聲。沙場秋點兵。馬作的盧飛快,弓如霹靂弦驚。了卻君王天下事,贏得生前身后名??蓱z白發(fā)生!”
這是辛詞中膾炙人口的《破陣子·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》。作者寫壯詞以寄陳同甫,是因為他和陳同甫有著同樣的遭遇,同病相憐,產(chǎn)生了感情上的共鳴。
站在塑像面前,我暗自嗟嘆,也暗自慶幸。嗟嘆辛公作為男兒,骨子里的那種固有的忠君愛民思想,卻不為所用,以致壯志難酬,郁郁而終。慶幸辛公在逆境中沒有自暴自棄,而是化悲痛為詩詞,為后世留下了無數(shù)輝煌壯麗的篇章。
看罷明湖美景,原路返回。經(jīng)過
5、第二進院落的時候,才發(fā)現(xiàn)剛才急忙忙去拜謁辛公,竟然沒注意到此處有個西跨院。西跨院有一間大廳堂,名為“停云堂”。
堂內(nèi)掛了一些名人書法,皆是金鉤銀劃、美不勝收的辛詞精品。恰好有一對年輕人在內(nèi)參觀,只見他們沖著某幅字畫朗吟道:
“楚天千里清秋,水隨天去秋無際。遙岑遠目,獻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落日樓頭,斷鴻聲里,江南游子。把吳鉤看了,闌干拍遍,無人會,登臨意?!?
這一曲《水龍吟》是辛公血和淚的心聲。他登臨高處,不是為了游賞美景,而是為了叩問蒼天,發(fā)出心底的聲聲怒吼??墒?就算辛公把欄桿拍遍,拍得手心冒汗,也無人懂得他那憂國憂民之情思啊!我肅立著沉浸在辛詞的恢宏意境里和辛公的思想碰撞,進而交織,讓
6、蒙塵的心靈進行一次徹底的蕩滌。
離開祠堂時,恰是夕陽西下?;赝凹谲幱祈崱?祠堂周圍此時蒙上了一層縹緲的云紗。那是歷史的塵煙嗎?真希望有那么一匹悍馬,自遙遠的古代穿越到這人間盛境,背上馱載著持劍的辛公,馬蹄聲聲,由遠而近,響徹寰宇……
(有刪改)
1.下列對文本相關內(nèi)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,不正確的一項是( )(3分)
A.文章寫到李清照及其紀念祠,是因為她與辛棄疾有相似之處,這樣寫也表現(xiàn)了他們在后人心目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。
B.文章首段與末段的寫景相映成趣,“綠樹”與“紅花”實寫,意境優(yōu)美;“夕陽”與“云紗”虛寫,感慨萬分。
C.“太湖石旁有一棵古槐,綠葉幽幽,遮天蔽日”,從對
7、枝繁葉茂的古槐的描寫,可以看出稼軒祠自然環(huán)境清幽。
D.作為記游類散文,文章以游覽稼軒祠的行蹤為序展開,綜合運用了記敘、描寫、抒情等手法,將作者的所見所聞、所思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。
2.對點題文章為什么要兩次引用辛棄疾的詞?請結合文本分析。(6分)
3.這篇散文意蘊豐富,請結合文章內(nèi)容概括分析。(6分)
二、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第4~6題。(15分)
山路馬幫
簡云斌
近來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工作,每天上下班要坐四十分鐘的車,一般早上八點出發(fā),晚上六點回家,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來回奔波,天天如此。坐車時,我喜歡打量窗外風物。本地屬于采煤區(qū),公路沿線
8、多是光瘠、裸露的石灰?guī)r山壁,間或有些茶山、竹林、莊稼地,由于灰塵重,色調(diào)并不清綠,路旁的農(nóng)舍更是灰撲撲的。這樣的感覺自然不太舒服。只有馬幫在公路上出現(xiàn)時,才令我眼睛一亮。
早上看見的那些馬,同人一樣,是出門干活的。晨光中,幾匹矮小、結實的馬,在公路邊排成一隊,馱著沉重的貨物,搖著尾巴,低著頭,悄然地走著。每匹馬左右兩邊各掛著一個大竹筐,裝的多是水泥、石灰、片石等建筑材料,兩個竹筐用木棍架起,緊緊壓在馬背上。行進中,它們的身子灑滿了陽光,黃色、褐色或黑色的毛發(fā)沾著塵土,稀疏而臟亂,散發(fā)出熱騰騰的汗水,馬蹄在堅硬的路面“嗒嗒”作響。
趕馬的是些普通村民,有時甚至是老人、婦女,拿著樹枝類的馬鞭,
9、并不吆喝,也不鞭撻,只是牽著韁繩,那些馬就老老實實地跟著他們走。主人不說話,馬兒也不吭一聲,像一隊默默移動的石頭。偶爾,一匹馬因不堪重荷,會抬頭噴一個響鼻,順便打量一下我們的汽車。它的嘴是咧著的,似在憨厚地向我們笑,它的眼神特別溫馴、純樸,像山里那些孩子。
有一次下鄉(xiāng),碰見一位正在運料的老鄉(xiāng),順便向他打聽了一下馬的行情。據(jù)他講,一匹馬身價大概兩千元左右,每天吃十幾斤飼料,主要是豌豆、玉米、小麥和草料,成本二十多元,而馬干一天活,可以掙七十八元!那位老鄉(xiāng)說著,很自豪地拍了拍身邊一匹正喘著粗氣的黃馬。那馬已干了一整天活,此時,身上仍馱著兩大袋水泥,背部早勒出了幾道深深的血痕。我摸了摸它的背,它也
10、向我甩了甩尾巴,不知是不是表示感激。
每當看著這些低眉順眼、老實巴交的矮種馬,我總在心底發(fā)出一聲感嘆:這就是命運呵!同樣是馬,北方的馬可以在草原、大漠上揚鬃奮蹄、馳騁如風,大地是它們的舞臺,自由是它們的性格,奔跑是它們的形象。而南方這些馬,生來就是負重,套著韁繩,馱著比自己還重的貨物,在山路上無休無止地跋涉、勞苦,一直到衰疲、老死。終其一生,它們除了行走在這些坑坑洼洼的山道,身體被荊棘、亂石擦出層層血痂外,從不曾夢見過遼闊的草原、浩瀚的沙漠和坦蕩的陽關大道,也從不曾擁抱過奔馳的夢想。
但是,這些矮種馬身上表現(xiàn)出的堅韌品格,卻著實令人敬重。人們常把干沉重的體力活叫著“當牛做馬”。相對來說,馬
11、比牛更忠實、更勤懇。牛一般不會累死,如果它實在不能負重時,會消極怠工,賴在地上不肯動,所以牛雖然勤勞,但有時也博得一個不雅之稱:懶牛。馬則不一樣,雖有“良馬”“劣馬”之分,但從未有“懶馬”之說。它是寧愿累死,也不會停下跋涉的步子。面對這些樸素的馬,我想起曾經(jīng)讀過的幾句詩:“我是一匹埋頭于千年耕作的老馬/忘記了奔騰/掙不脫鞭子和故鄉(xiāng)?!蔽蚁?當這些馬馱著重物,艱難行走在大山深處時,一定有一種內(nèi)在的力量在支撐著它們。不然,它們?nèi)绾闻赖蒙夏敲锤叩纳娇?跨得過那么深的溝壑?
我還聽說過一件事:本地一個叫“奧陶紀公園”的景區(qū),開發(fā)之初,業(yè)主請了一些馬幫馱運材料。因工期緊,運輸量大,那些馬匹沒日沒夜地奔
12、勞,先后有四匹馬累死在了工地上。這個故事令人傷心。我覺得,公園業(yè)主應該為那四匹馬修一座紀念碑,讓人們在游玩時,記住這些為人類幸福獻出了生命的牲靈。雖然,它們在大地上活著時,是那樣卑微、無聲,但誰又能說,在仁慈的神明面前,它們的靈魂不比我們?nèi)祟惛鼮槭嵏呱?
下班路上,碰見馬幫時,則是另一番情景。夕陽落山,暮靄四合,馬兒們完成了一天的勞作,邁著輕快的步子,從陡峭的山上一路溜達下來,是那樣輕松、自在。樹林漏出的夕暉中,晃動著它們矯健的身子。沿路都是青草、野花,一些馬忍不住停下來,愜意地啃上一兩嘴,主人也不急著催促它們。有些馬兒身上的竹筐里,還盛著一大堆青草,那是主人順路扯的。馬兒和它們的主人一起
13、,沿著公路,悄無聲息走上一陣子,就回到那些亮著橘紅燈光的農(nóng)舍,那是他們歇息的地方。
我們的車走遠了?;仡^看時,馬幫早已不見,薄霧冥冥,宛若韁繩般纖細的一條條山路,也隱進了夜色之中。我不知道,在那樣的夜晚里,當那些馬立在廄旁、默默嚼食時,會不會忘掉白天的辛勞,偶爾揣想一些與奔跑有關的事情……
4.下列對文本相關內(nèi)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,不正確的一項是( )(3分)
A.第一段對自然景色的描寫,用語不多,突出了礦區(qū)山間山石多、塵土重且暗淡無光的特點,表現(xiàn)了作者暗淡的心境,同時也為了反襯見到馬幫的興奮心情。
B.作者將負重的馬描繪成行進的石頭,比作山里純樸的孩子,這都表明,作者對馬的隱忍
14、負重持褒揚贊美態(tài)度,并且這種態(tài)度單一不變,貫穿始終。
C.運料的老鄉(xiāng)分析馬的行情,分析馬干活的成本和利潤,這都表明馬幫運貨的功利色彩,也預示著這些馬的工作雖然讓人敬重,但最終難以避免悲劇性的結局。
D.作者在行文中引用的詩句,突出馬堅韌不屈的崇高形象,這樣寫使行文典雅,更有意蘊,自然引出作者的推斷聯(lián)想。
5.請結合作品具體內(nèi)容,對散文最后一段進行賞析。(6分)
6.對點題本文的線索是什么?作者是如何圍繞這一線索布局謀篇的?(6分)
答案與解析
專題突破練11 散文閱讀
(結構類題)
1.B 解析 B項,“‘夕陽’與‘云
15、紗’虛寫”錯,“離開祠堂時,恰是夕陽西下?;赝谲幱祈崱?祠堂周圍此時蒙上了一層縹緲的云紗”也是實寫。
2.參考答案 ①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性和可讀性,豐富了游記的內(nèi)容。②有力地凸顯了辛棄疾忠君愛民卻郁郁不得志的形象,使文章更具感染力。③兩首詞是辛棄疾的代表作,這樣寫既表現(xiàn)了辛詞千載之下巨大的影響力,也表現(xiàn)了作者對辛棄疾的敬仰與嘆息。
解析 引用詞句的作用可從內(nèi)容和效果上、對辛棄疾形象的刻畫以及主旨上分析。內(nèi)容和效果上: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性和可讀性,豐富了游記的內(nèi)容。辛棄疾形象:凸顯了辛棄疾忠君愛民卻郁郁不得志的形象。主旨上:既表現(xiàn)了辛詞千載之下巨大的影響力,也表現(xiàn)了作者對辛棄疾的敬仰與嘆息。
16、
3.參考答案 ①對辛棄疾詞的酷愛。作者對辛棄疾的生平經(jīng)歷與詞作十分熟悉,且對展柜里陳列的各種版本的辛詞極為珍視,用手機拍照,回去賞讀。②對稼軒祠心存向往和崇敬。特意前去拜訪,被東西廂房陣陣墨香吸引;端正了帽子,才抬腿邁進紀念堂的大門。③對辛棄疾人格精神充滿敬佩與景仰。辛棄疾一生忠心為國,胸懷大志,在逆境中沒有自暴自棄,終鑄就傳奇,深深地感動了作者。④對辛棄疾人生遭遇的同情與嗟嘆。作為驍勇善戰(zhàn)的大英雄,雖胸懷天下,卻不為世所用,落魄失意,最終郁郁而終,作者對此充滿同情與不平。
解析 分析散文的意蘊,重在對散文的主題和作者的觀點態(tài)度的把握。此題可從分析對辛棄疾詞的態(tài)度、對辛棄疾人生遭遇和人格
17、精神的態(tài)度入手。
4.B 解析 B項,“作者對馬的褒揚贊美態(tài)度單一不變,貫穿始終”不當,作者對此的態(tài)度是矛盾的,后文多有同情憐憫之情。
5.參考答案 運用比喻,描繪出傍晚山區(qū)朦朧幽靜的景致,結尾巧妙,引人遐思。以“我不知道”起筆,聯(lián)想馬休憩進食的情景,含蓄表達了對其命運的同情以及對其不能奔跑馳騁的惋惜之情。
解析 最后一段“薄霧冥冥,宛若韁繩般纖細的一條條山路,也隱進了夜色之中”運用比喻,描繪出傍晚山區(qū)朦朧幽靜的景致,景色描寫引人遐思?!拔也恢?在那樣的夜晚里,當那些馬立在廄旁、默默嚼食時,會不會忘掉白天的辛勞,偶爾揣想一些與奔跑有關的事情……”以“我不知道”起筆,聯(lián)想馬休憩進食的情景
18、,含蓄表達了對其命運的同情以及對其不能奔跑馳騁的惋惜之情。
6.參考答案 線索:“我”對馬的所思所感。①正面描敘,運用比喻、擬人等手法,描繪馬負重前行的情景;②回顧往事,分析馬幫成本,說明馬貢獻巨大;③進行聯(lián)想,與北方縱橫馳騁的馬、與偷懶的牛形成對比,強調(diào)馬任勞任怨、忠誠勤懇;④穿插馬累死在工地上的故事,突出其圣潔高尚;⑤描摹意境,表現(xiàn)馬勞作返程時的輕松愜意,展示出馬和主人和諧共處的美好情景。(答出四點即可得滿分)
解析 標題是《山路馬幫》,本文以“我”對馬的所思所感為線索展開敘述與描寫,開頭運用比喻、擬人等手法,描繪馬負重前行的情景;接著回顧往事,分析馬幫成本,進行聯(lián)想,與北方縱橫馳騁的馬、與偷懶的牛形成對比,強調(diào)馬任勞任怨、忠誠勤懇;中間穿插馬累死在工地上的故事,突出其圣潔高尚;最后描摹意境,表現(xiàn)馬勞作返程時的輕松愜意。
- 5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