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2020年三年級語文上冊 看月食 2教案 滬教版.doc
《2019-2020年三年級語文上冊 看月食 2教案 滬教版.doc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2019-2020年三年級語文上冊 看月食 2教案 滬教版.doc(4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(wǎng)上搜索。
2019-2020年三年級語文上冊 看月食 2教案 滬教版 【教學目標】 知識目標:學會本課8個生字以及和詞語。讀準3個多音字:沒、背、轉,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“半信半疑”等詞語。 能力目標:理解課文內(nèi)容,能分角色流暢地朗讀課文,并且積累像( ),像( ),像( )的比喻句。 情感目標:初步認識月食形成的原因。激發(fā)并培養(yǎng)學生探究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的興趣。 【教學重點難點】 1.學習生字詞,朗讀課文。 2.了解并且復述月食過程中月相的變化,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。 【預習要求】 1.通過使用工具書等認識生字并了解相應的字意。 2.收集有關月食形成原因的資料。 【教學過程】 一、啟發(fā)談話,導入新課。 1.天空中的月亮時而圓,時而彎,這種現(xiàn)象同學們經(jīng)常會見到。但有一種自然現(xiàn)象大家很難見到,就是有時又大又圓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,一會兒又會慢慢地復原,這種有趣的自然現(xiàn)象叫“月食”。 板書:月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:43看月食 把課題補充完整。 二、初讀課文,整體感知。 1.看了題目,想想課文會寫些什么內(nèi)容? (1)指名交流。 (2)師歸納并板書:什么是月食?月食相成的原因是什么?月食發(fā)生時月亮是如何變化的? (3)根據(jù)預習回答。 2.放媒體,仔細觀察月食發(fā)生時月亮的形狀變化,然后說一說。 指名回答 3按月相變化的先后順序連起來用一句話說一說。 (1)指名交流。 (2)出示課文中的句子: 慢慢地,月亮成了小船一般,接著像鐮刀,像眉毛,像彎彎的細鉤,天色越來越暗。最后,細鉤也不見了,整個月亮被黑影吞沒了,只留下個紅銅色的圓影子,像一面鑼。 (3)多種形式讀句子。 (4)同桌配合背句子。 三、細讀課文,深入了解課文內(nèi)容。 1.指名分段讀課文。邊聽邊找出月食發(fā)生時月亮變化的語句。 (1)指名讀。 (2)交流所劃語句并指出是比喻句。 (3)學習生字“鑼”;正音:沒m 2.學習3、5小節(jié)。 (1)師生配合讀 (2)找這兩節(jié)的不同之處。(月亮的變化情況相反) (3)解釋其中的科學道理(結合媒體演示) 結合課文與觀看的演示,完成練習,記住月食時月相的變化,積累比喻句。 慢慢地,月亮成了( )一般,接著像( ),像( ),像( ),天色越來越暗。 過一會兒,月亮果然又露出( ),接著像( ),像( ),像( )。天色也越來越亮。 自讀完成練習——媒體演示(結合學習生字:鐮、鉤)——熟讀句子——背誦句子 3.學習2、4小節(jié)。 (1)爸爸是如何科學地解釋月食現(xiàn)象的呢? 指名讀爸爸的話。(注意多音字正音:轉zhun、背bi) 演示三球儀。教師邊演示邊介紹,讓學生觀察當太陽、地球、月亮同在一條直線上時,看地球的影子是怎樣落到月亮上擋住太陽光的。 齊讀爸爸的話。 (2)快速瀏覽課文,找一找文中哪些詞語證明了爸爸的話是科學地解釋了月食現(xiàn)象的? 指名交流。 讀好“果然”、“又”所在的句子。 四、語言實踐,做回解說員,用上課文中的語句來介紹月食現(xiàn)象及成因。 1.小組內(nèi)交流。 2.組內(nèi)推薦上臺交流。 五、總結全文,拓展練習。 通過學習,我們了解了月食形成的科學的原因,而很久很久以前人們?nèi)鄙倏茖W知識,他們以為這是“天狗吃月亮”。民間還流傳著很多缺少科學依據(jù)的說法,如:吃魚子腦子會變笨等。請大家收集有關資料,用科學知識來解釋這些現(xiàn)象。 附送: 2019-2020年三年級語文上冊 看月食教學反思 滬教版 一、以讀為本,書聲朗朗 語文課堂里的書聲朗朗是語文課的一個特質。讀書更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傳統(tǒng)。新課程標準自始至終強調“學生的閱讀實踐”,提倡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。因此在本堂課中對文中學生能讀懂的部分可以少講甚至不講,如文章第一節(jié)和最后一節(jié)兩種觀點的梳理,還有第四節(jié)爸爸的話,可以采取以讀代講,以講促讀。鼓勵學生抓住優(yōu)美動人的語言文字,通過老師的范讀,學生的感情讀、試讀、對比讀、評讀等,來反復品味,在讀的過程中增強語感體驗。好文章不厭百回讀,每讀一遍讓學生所說自己又知道了什么,又學到了什么,把課文內(nèi)容和詞句訓練結合起來,提高學生語言能力。 二、觸摸語言,感受母語 語言是民族的根,所以《語文課程標準》把“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”作為目標提了出來。文章的精華在詞句之中,詞句中有情感、有氣韻,而這一切不會自動顯露,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心靈擁抱語言,感受語言,體味語言。 對詞句的理解、記憶應該伴隨著形象。在教“半信半疑”一詞時,我先問學生表弟相信誰的話?理解“半信半疑”,與“半信半疑”意思相反的詞是什么?能讀出半信半疑的語氣嗎?然后結合最后一節(jié)板書“半信半疑”和“深信不疑”,再讓學生想象并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樣子,以此來形象地理解這個詞。這樣,這個詞語貯存進學生的詞匯倉庫時就不是干巴巴的,而是十分鮮活的。 我們教學時,還應注意引導學生一步步感受和領悟詞句的內(nèi)涵,培養(yǎng)語感。如“果然”和“仍舊”兩個詞的理解,分別與第三節(jié)和第二節(jié)的描寫進行比較閱讀,學生自然而然悟到他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。 三、動手操作,深刻體驗 “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頭上”。兒童看別人操作和自己動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,學生只有親身實踐,才能有感受,有體驗,進而深入理解。培養(yǎng)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強調在教學空間里,創(chuàng)設既帶有情感色彩,又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環(huán)境,讓學生在動腦、動手、動口積極主動的操作實踐中,根據(jù)教學內(nèi)容的性質、特點進行實踐活動。如如何讓學生了解月食產(chǎn)生的原因?教師自己在前面用實物演示學生觀看,或花費人力、物力設計三維動畫制作成多媒體,與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,效果有明顯的區(qū)別。筆者在教學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,每一小組提供一只三球儀。讓學生自己一邊動手演示,一邊練習說話:“月食開始了,月亮成了小船一般;接著,像鐮刀,像眉毛,像彎彎的細鉤;一會兒只留下個紅彤彤的圓影子。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月食呢?原來地球轉到了太陽和月亮的中間,地球擋住了太陽光,太陽光照不到月球上,就產(chǎn)生了月食?!闭n文中抽象的天象成因,不用教師的講解,在學生自己的操作演示中全明白了,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。 四、語言實踐,提升能力 關于月食成因這一科學知識,有些學生一時搞不明白,教師不必在這上作太多的糾纏,學生對此只要有所了解,知道月食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(xiàn)象,而不是傳說中的“天狗吃月亮”即可。因為,對這一科學常識的掌握不是語文學科本身的任務,我們應把引導學生把這一原因說清楚,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作為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。通過創(chuàng)設語言活動的氛圍,讓學生扮演角色文中的父親,把自己讀懂的關于月食的成因告訴大家,在這樣的活動中,記住月食的成因,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。教學中,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孩子與語言“親密接觸”,讓語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來,繼而在他們的腦中活起來,然后在他們的心中活起來,最終嵌入他們的生命歷程。 上好課學生興趣盎然,意猶未盡,紛紛告訴我課文里講的是日全食,我還知道有日環(huán)食,月全食……看到學生這么興趣足,感覺課成功了一半,但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: 當學到月亮發(fā)生變化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,這樣親身體驗才能記得牢,而不應該老師全權代勞。此外,在把握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和理解科學道理這兩者間的關系上,還不是最佳狀態(tài)。 將二期課改的精神落實到平時的每一堂課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但我想,只要方向對了,路再遠,也總會有抵達的一天。- 配套講稿:
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,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。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(chuàng)性部分享有著作權。
- 關 鍵 詞:
- 2019-2020年三年級語文上冊 看月食 2教案 滬教版 2019 2020 三年級 語文 上冊 月食 教案
裝配圖網(wǎng)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(wǎng)友學習交流,未經(jīng)上傳用戶書面授權,請勿作他用。
鏈接地址:http://weibangfood.com.cn/p-56043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