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三 民為貴教案6 新人教版選修《先秦諸子選讀》.docx
《2018-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三 民為貴教案6 新人教版選修《先秦諸子選讀》.docx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2018-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三 民為貴教案6 新人教版選修《先秦諸子選讀》.docx(4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(wǎng)上搜索。
民為貴 【教學目標】 1.誦讀,掌握文中重點實詞、虛詞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。 2.重點學習第1、2、3則;借鑒和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(說理藝術(shù))。 3.領會孟子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”思想的時代意義和現(xiàn)實意義。 【教學重點】 1、掌握文中重點實詞、虛詞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。 2、領會孟子“民貴君輕”的民本思想。 3、學習孟子論辯和說理藝術(shù)。 【教學難點】 1、領會孟子的民本思想。 2、借鑒和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(說理藝術(shù))。 【教學方法】誦讀、講授、點撥、合作探究、練筆 【教學時數(shù)】一課時 【教學用具】PPT課件 【教學過程】 1、 名句導入 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?!保献印兜玫蓝嘀?,失道寡助》) “民惟邦本,本固君寧?!?(《尚書》) “傳曰:‘君者舟也,庶人者水也,水則載舟,水則覆舟?!酥^也?!薄盾髯油踔啤? 二、檢查預習(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識)(說) 1、字音 社稷( ) 粢盛( ) 弒君( ) 走壙( ) 獺( ) 驅(qū)爵( ) 鹯( ) 三年之艾( ) 淑( ) 胥( ) 溺( ) 諄諄( ) 2、通假字 為叢驅(qū)爵者,鹯也。(“爵”通“雀”) 3、古今異義 ①犧牲既成(古義:用來祭祀社稷的牲畜;今義:為正義事業(yè)而獻身。) ②終身憂辱,以陷于死亡(古義:被誅殺或逃亡;今義:失去生命。) 4、詞類活用 ①然而旱干水溢(名作動,遭受旱災)②雖欲無王,不可得已(名作動,成就王業(yè)) 5、特殊句式 ①祭祀以時。 ②故為淵驅(qū)魚者,獺也;為叢驅(qū)爵者,鹯也。 ③此之謂也。 1.唇亡則齒寒,此之謂也。. 2.“于我心有戚戚焉,此之謂也” 此之謂也:一般是放在句末的,是對上文所說事情的總結(jié)。 這是文言里常見的賓語前置,此,代詞作賓語,之,賓語提前的標志,無實在意義。 這是古漢語中的習慣用語,在不同的語境里,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釋。如果加在一段話的末尾,意思是:說的就是這個(道理),或者說的就是這個(意思);如果是嵌在句子中,如:“此乃公孫衍之所謂也”,常用于評論人或物,意思是:這是XXX說的(話),或者這是XXX說的(意思或道理)。 三、誦讀感知,疏通文意(聽、讀、說) 1、 師生分讀1、2、3則,初步感知。 2、分小組合作討論疏通各則文意并全班交流。 第一則: 民貴君輕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二則: 君暴民反 孔子曰∶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” 孟子: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 在儒家思想中,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。 第三則: 君仁民歸 四、合作探究(說、聽、讀) 1、 孟子是用什么方法論證“得天下”與“失天下”的? 對比、排比、比喻 2、孟子民本思想的內(nèi)涵是什么? 五、拓展延伸(說、寫) 拓展1:結(jié)合一些歷史上“得民心”與“失民心”的例子,深入理解民本思想。 得民心:劉邦、李世民、康熙 失民心:周幽王、暴秦、項羽 ①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據(jù)說出自三國時的司馬懿,其臨死前對司馬師和司馬昭說:得民心者得天下;得君子之心者得諸侯;得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。 ②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華五千載,我們的祖先在中華大地上生息、繁衍,創(chuàng)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輝煌,為后人所贊頌。分析歷史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每一段輝煌之中,都毫無例外地閃現(xiàn)著一個盛世明君的身影,像漢高祖劉邦、唐太宗李世民、康熙帝玄燁……他們?yōu)榘傩瞻簿訕窐I(yè),社會繁榮穩(wěn)定,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他們統(tǒng)治著不同的時代,可他們卻印證了同一個道理: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劉邦、項羽都是名載史冊的英雄,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業(yè),后者卻無奈烏江自刎,這難道真如項羽所言"此乃天意"嗎?不是,劉邦項羽二人相比,項羽比劉邦更有才能,但項羽他恃才傲物,很少與屬下談心溝通,一意孤行,又兼?夫之勇,婦人之仁,最終走向了滅亡。相反,劉邦沒有突出的個人才能,但他善于聽取各方良言,身邊謀士極多,常常與他們交心傾談,上下溝通,月下千里追韓信就是明證。因此,他可以"運籌于帷幄之中,決勝于千里之外"。最終成為楚漢之爭的勝者。 ?李世民實行休養(yǎng)生息政策,使廣大農(nóng)民獲得了耕種和休息的時間,生產(chǎn)力回復,國力增強,江山更加穩(wěn)固. ④時間又過了幾千年,中華大地上又出現(xiàn)了一位歷史偉人--康熙皇帝,他有著比劉邦更為出眾的才華,有著比項羽更為強健的體魄,有著比鐵木真更為勇猛的軍隊,照說他可以安安穩(wěn)穩(wěn)的坐上龍椅。但是,他卻遭遇了關內(nèi)百姓的強烈的反抗,只因為他是滿人,而他治下的卻大多是漢人。在漢人的眼中,他永遠是夷人,是外來者,因此,各地的反清斗爭不絕,這也成了康熙的一塊心病。但是,他從未想過使用武力讓漢臣服。一次,他去長城察看城墻的毀壞情況,面對早已破落的長城,有的大臣認為要加固,以防來襲,但康熙卻堅定地說:"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長城,這比真正的長城堅固好幾倍!"是啊,這是明君的抉擇,他明白"得民心者得天下"的道理,后來,他多次微服私訪,體察民情,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無數(shù)百姓,終于使百姓臣服,成為一代明君。"以史為鏡,可以知古今。"縱古觀今,我們不難看出?成就大業(yè),一統(tǒng)天下,與老百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,因為--得民心者得天下。 ⑤毛澤東說過,要讓人民獲得最根本的利益,因此開展了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政策,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,打敗國民黨反動派,建立了新中國。 ①烽火戲諸侯--周幽王 點燃烽火,戲弄諸侯,只為搏美人褒姒一笑,而置國家和民心于不顧,外敵來犯,再燃烽火,卻無一兵一卒來援,西周亡國。 ②嚴刑峻法--暴秦 秦,從立國開始,秣馬厲兵近600年,后由嬴政東征西戰(zhàn)9年,終于統(tǒng)一中國。 但由于數(shù)百年分裂動蕩的影響,始皇帝擔心六國復辟,于是收繳全國兵器,制定嚴刑峻法,建立龐大的軍隊,多次四處征戰(zhàn)(匈奴和南越),大興土木,致使國家逐步空虛。 至秦二世,不思休養(yǎng)生息,卻變本加厲地剝削和壓榨人民,致使民不聊生,終于陳勝吳廣在澤鄉(xiāng)起義,掀起了反抗暴秦的浪潮。 ③走投無路--明崇禎帝 明崇禎帝朱由檢,登基即接手了早已千瘡百孔的明帝國。崇禎帝一方面勤儉自律,勵精圖治;另一方面又多疑多慮,濫殺大臣,以致眾叛親離。 拓展2:“民為貴”思想在今天的現(xiàn)實意義和實際境遇? 六、小結(jié) 七、布置作業(yè) 1、依據(jù)孟子的民本思想自主學習4、5則。 2、背誦課內(nèi)、課外名句。 3、以“仁愛”為題,寫一組比喻論證的句子。- 配套講稿:
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,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。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(chuàng)性部分享有著作權(quán)。
- 關 鍵 詞:
- 先秦諸子選讀 2018-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民為貴教案6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 2018 2019 學年 高中語文 第二 單元 教案 新人 選修 先秦 諸子 選讀
裝配圖網(wǎng)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(wǎng)友學習交流,未經(jīng)上傳用戶書面授權(quán),請勿作他用。
鏈接地址:http://weibangfood.com.cn/p-63581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