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球的圈層結構 1中圖版必修1.doc
《2019-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球的圈層結構 1中圖版必修1.doc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2019-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球的圈層結構 1中圖版必修1.doc(11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。
2019-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球的圈層結構 1中圖版必修1 【課題】 必修模塊 1 第 一 章 第 四 節(jié) 題目 地球的圈層結構 【所需課時】 2 課時 【課標要求及分析】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,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。 1. 通過相應圖表或能繪制簡單示意圖,說出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,并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。 2. 了解巖石圈的組成。 3. 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結構及與人類活動的關系,掌握大氣垂直分層結構。 【教材及學情分析】 本節(jié)教科書介紹地球最顯著的結構特征——具有圈層結構,從整體觀念分析了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,內部圈層從地球內部探測的主要手段---地震波入手,講解了地球內部三個圈層劃分依據及主要特征,同時指出了軟流層的位置和巖石圈的范圍,外部圈層主要介紹了大氣圈,水圈和生物圈,指出了每一個圈層的特點,包括范圍以及與人類的關系,并且重點介紹了大氣的垂直分層。 前三節(jié)的學習已使學生對地球所處的宇宙環(huán)境,地球運動等地球知識有了較好的認識,也具備了一定讀圖、繪圖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,并且根據已學知識,能夠自我建構新的知識,高一的學生隨著地理,物理課程的學習,已開始關注地球本身的結構,本節(jié)將內部圈層結構,外部圈層結構安排在同一章節(jié),利于學生形成地球圈層結構的整體觀念,同時,為下一章大氣熱狀況與大氣運動的學習奠定了基礎。 【學習目標】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.了解地球的圈層構造,初步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和劃分依據(有關地震波的基本知識、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情況及兩個主要的不連續(xù)面)。 2.掌握地殼、地核、地幔的基本特征(界線、厚度、物理性狀和物質組成等)。 3.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層——大氣圈、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及與人類關系。 4..掌握大氣垂直分層結構。 過程與方法 1.通過閱讀教科書文字及相關圖片,了解地震波的分類,特征及劃分依據。 2.通過讀地球內部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圖,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分界面。 3.看圖分析大氣垂直分層結構及每一層特點。 4.通過表格分析總結內部和外部圈層的特點。 情感、態(tài)度與價值觀 1.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、熱愛科學的教育。 2.樹立“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”思想,人們應當努力保護它。 【教學重、難點分析】 教學重點 第三節(jié)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形成地球圈層的整體結構,掌握各圈層的特點,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培養(yǎng)讀圖并分析獲取信息能力。 1.了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,并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。 2.利用“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”,初步掌握讀圖分析技能。 3.掌握大氣的垂直分層結構。 教學大難點 高一的學生對地震波的有關知識不太清楚,如何利用其速度的變化來獲取有關地球內部的信息應當是本節(jié)課的難點。 1.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與地球內部物質組成的關系。 2.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。 【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選擇】 多媒體輔助教學; 由于本課專業(yè)性和理論性較強,對學生讀圖,析圖能力要求較高,教學時宜靈活運用多種方法,盡量將復雜問題條理化,深奧問題簡單化,抽象問題直觀化,主要采用講授法;教師啟發(fā)提問與學生自主探究,發(fā)現相結合;教師引導學生用圖表形式把復雜關系條理化。 【教學設計思路】 情境導入——教師創(chuàng)設問題——學生思考并回答——師生共同歸納總結——學生構建,生成新知識。 本節(jié)內容多,圖表多,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思路,積極靈活創(chuàng)設問題,引導學生主動學習,實現師生互動,培養(yǎng)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,獲取新知識能力,分析解決問題能力,團結協(xié)作能力。 【教學資源】 多媒體軟件,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,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,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,地球各內部圈層對比表,地球的外部圈層示意圖。 【教學過程設計】 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 景 導 入 1. 從“天高地厚”的地理原理談起,引入新課。 2. 幻燈片展示“地球圈層結構”圖片 大 氣 圈 圈 物 生 圈 水 地 殼 幔 地 地核 3. 提問:地球內部可分幾層,外部結構包括哪幾部分? 4. 總結:外部:大氣圈,水圈,巖石圈; 內部:地殼,地幔,地核; 積極探究教師所提問題,激發(fā)學習興趣,同時觀察圖片,積極思考,回答問題。 直觀,清楚的認識地球的圈層結構。 探索:獲取地球內部信息的方法及地震波利用 轉承:人類通過改進鉆探技術,火山噴發(fā)物質,溫泉,遙感等手段來獲取地球內部的信息。 1.資料展示:人類挖井,鉆探技術。 A 人類目前最大的鉆探深度是14公里; B 目前挖出來最深的井為1xx米,還不到地球半徑的500分之一; 1. 討論地質工作者尋找石油的方法。 2. 幻燈片展示地震波波速變化示意圖,講解地震波的定義,地震波分類及在不同介質波速變化。 3. 總結:地震波的利用---橫波,縱波的傳播速度都會隨所通過物質的性質發(fā)生變化。 傳播速度 物質狀態(tài) 共同點 縱波 較快 固液氣 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橫波 較慢 固 閱讀資料并從呈現材料中得出結論,同時在教師引導下獲取新知識。 掌握獲取地球內部信息的方法,認識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規(guī)律。 地 球 的 內 部 圈 層 轉承:我們現在利用地震波來研究地球的內部圈層。 1.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 設計問題: ① 地震波可分哪兩類?哪種波速快? ② 波速在什么地方發(fā)生突變? 2.講解兩個不連續(xù)面。 莫霍面 古登堡面 3. 活動: 莫霍面 古登堡面 黑板上畫出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文字 要求完成: ① 地球內部可分幾層?寫出每一層的名稱。 ② 地幔,地核又可分為?寫出每層名稱。 ③ 指導學生上黑板畫出軟流層和巖石圈的范圍。 5. 總結 通過閱讀圖片回答問題; 在教師講解中獲取新知識。 通過教師設計的圖形及課本相關文字,積極思考,解決問題,同時圖文結合,將地理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地理圖形。 深刻理解地球內部圈層; 通過師生共同活動,訓練學生圖文轉換能力,強化了地圖知識。 外 部 圈 層 大 氣 圈 轉承:“入地”后,我們下來將“上天”,我們下來研究外部圈層的最外層---大氣圈。 1.講述低層大氣的組成。 干潔空氣(氮氣,氧氣臭氧,二氧化碳), 水汽,雜質 2. 幻燈片展示“大氣垂直分層”圖 引導學生讀圖: ① 觀察對流層的位置; ② 提問:我們周圍大氣的熱量來源?由此推出對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的變化規(guī)律; ③ 觀察平流層的范圍,通過曲線圖,推出平流層大氣隨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變化規(guī)律; ④ 比較對流層,平流層的天氣狀況; ⑤ 觀察高層大氣的范圍; 平流層頂到3000千米高度; ⑥ 思考高層大氣與人類的關系? 電離層能夠反射無線電波; 3. 列表總結對流層,平流層 的熱狀況和與人類關系 高度 氣溫垂直變化 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 平流層 6. 總結 高度 氣溫垂直變化 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 地面至12km 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天氣復雜多變,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平流層 對流層頂至50-55km 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天氣晴朗,有利于航空飛行 理解 在教師引導下,觀察圖形,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,根據已學知識,自我建構,得出結論。 先自己嘗試總結,再認真對照教師總結,加深對此點知識的理解。 快速,準確的從圖形中獲取大氣圈分層的知識,清晰的理解每一層的熱狀況及與人類的關系。 學會用圖表歸納知識要點。 外 部 圈 層 水 圈 轉承:水的存在,是地球與其他星球的本質差別之一,然而,我們究竟對水了解多少呢? 1通過圖片,文字資料分析水圈的特點。 1. 歸納水圈的特點。 2. 提問:水圈的作用? 3. 總結:水圈:連續(xù)而不規(guī)則的圈層; 作用:塑造改變地貌;影響氣候,自然帶;輸送物質,能量等。 閱讀,理解 理解 討論歸納 理解水圈組成,分布及作用。 外 部 圈 層 生 物 圈 轉承:大氣圈在我們外圍,水圈主要在地表,生物圈呢? 1幻燈片展示“地球外部圈層”圖,引導學生尋找生物圈的位置。 2講解生物圈的概念。 3討論生物圈在地球各圈層中的重要性(即地位) 7. 總結:生物圈指生物和它生存的無機環(huán)境; 存在于大氣圈下層,整個水圈和地殼上層; 特點:特殊,重要。 理解并回答問題 討論,歸納并提出看法 理解生物圈的位置及作用 總結本節(jié)知識結構 圈層名稱 不連續(xù)面 深度(km) 特征 分布范圍 特點 與人類關系 大氣圈 水圈 巖石圈 設計表格,根據課堂時間及不同班級學生接受情況靈活安排。 學生歸納,加深對本節(jié)知識的印象 學會用圖表歸納知識,鞏固課堂所學知識。 【板書設計】 巖石 厚度不均 地殼 上地幔 內部圈層結構 地幔 下地幔 地 球 的 圈 層 結 構 外核 地核 內核 大氣圈 垂直分層 特殊 活躍 生物圈 連續(xù)不規(guī)則 水 圈 外部圈層結構 【課堂評價】 本節(jié)課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“把課堂交給學生,讓思想升華,讓個性張揚,讓思維和創(chuàng)新成為自覺”,學生在教師設疑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方法主導下,自我建構,自我生成,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。 課堂檢測: 1.關于軟流層的錯誤敘述是( C ) A.位于地幔的上部 B.一般認為這里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(fā)源地 C.由于呈熔融狀態(tài),所以不能傳播橫波 D.軟流層以上為巖石圈 本題需要學生根據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,仔細辨別每一選項,得出正確選項,牢記軟流層的位置,并能在圖上準確標出。 2..讀下圖,完成(1)~(3)題。 (1)B圈層的主體是( ) A.河流 B.湖泊 C.冰川 D.海洋 (2)地球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是( ) A.大氣 B.水 C.巖石和土壤 D.生物 (3)A、B、C、D四圈層中處于不斷轉化和循環(huán)運動的是( ) A.大氣圈 B.水圈 C.巖石圈 D.生物圈 點撥:(1)B圈層是水圈,水圈的主體是地球上的海洋,其面積約占全球面積的71%,其水量占地球水量的97%以上。(2)生物及其生存環(huán)境構成了地球環(huán)境中非?;钴S的特殊圈層——生物圈。同時在地球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,生物作為除非生物環(huán)境以外的生產者、消費者和分解者,構成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主體。(3)水圈中的水通過蒸發(fā)、水汽輸送、降水、下滲、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一系列環(huán)節(jié)和過程,把大氣圈、水圈、巖石圈、生物圈有機地聯系起來,形成一個龐大的水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。水在該系統(tǒng)中連續(xù)不斷地運動、轉化和更新。 答案(1)D (2)D (3)B 3、讀“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”,完成下列問題。 (1)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,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傷害的臭氧層位于( ) A. A層 B.B層 C.C層 D.D層 (2)以下對于A層敘述正確的是( ) ①氣溫隨著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②一般高度每上升1000米,氣溫就平均下降6℃ ③以平流運動為主 ④集中了大氣質量的3/4和幾乎整個大氣中的水汽和雜質 A.①② B.③④ C.①③ D.②④ 點撥:本題考查大氣垂直分層的相關知識,臭氧層位于平流層,故第(1)題正確答案是選項B。第(2)題主要對流層大氣特征。對流層熱量直接來自于地面,所以氣溫隨著高度的升高而遞減,①錯誤。一般高度每上升100米,氣溫就下降0.6,故②正確。對流層由于上部冷下部熱,對流運動顯著,故③錯誤。對流層集中了大氣質量的3/4和幾乎整個大氣中的水汽和雜質,云、雨、霧、雪等天氣現象都發(fā)生在該層,與人類的關系也最為密切,故④正確。- 配套講稿:
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,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。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(chuàng)性部分享有著作權。
- 關 鍵 詞:
- 2019-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球的圈層結構 1中圖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地球 結構 圖版 必修
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,請勿作他用。
鏈接地址:http://weibangfood.com.cn/p-26022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