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語文版.doc
《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語文版.doc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語文版.doc(8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。
第四單元測試卷 (全卷總分150分,考試時間150分鐘) 注意事項: 1.答題前,務必將自己的姓名、班級和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(guī)定的位置上。 2.必須使用黑色墨水筆或黑色簽字筆,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(guī)定的位置上。 3.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,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。 4.考試結束,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。 一、積累與運用(30分) 1.漢字積累——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(B)(3分) A.咫尺(zhǐ) 掩映 未雨綢繆(mi) 破鏡重原 B.瞥見(piē) 悖謬 毋庸贅言(zhu) 前仆后繼 C.贊譽(y) 推祟 眼花繚亂(lio) 雕蟲小技 D.東隅(ǒu) 箱篋 名留青史(qīng) 獨善其身 (解析:A.“繆”應讀作“mu”,“原”應寫作“圓”;C.“祟”應寫作“崇”,“繚”應讀作“l(fā)io”;D.“隅”應讀作“y”。) 2.詞語積累——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(A)(3分) A.新春佳節(jié)即將來臨,邵陽市電力公司提前“熱身”,未雨綢繆做好全市春節(jié)保電工作。 B.學習猶如登山,要腳踏實地,循序漸進,不能指望一步登頂,這個道理是不可名狀的。 C.他的錢已經花光了,錢包里蕩然無存。 D.奶奶八十多歲了,視力越來越差,看什么都眼花繚亂。 (解析:B.“不可名狀”指不可說出其形狀。用在這里是語義不當;C.“蕩然無存”形容東西完全失去,一點兒沒有留下,此處用來形容錢包的“空”不合語境;D.“眼花繚亂”指眼睛看見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。也比喻事物復雜,無法辨清。望文生義。) 3.文化積累——下列對名著的表述中,錯誤的一項是(A)(3分) A.格列佛當了“羚羊號”船長,第三次外出航海,他的部下共謀不軌,把他長期禁閉在艙里,后來又把他拋棄在了小人國。 B.保爾在車站食堂當過雜工,在發(fā)電廠當過火夫,他后來參加了紅軍,經過血與火的洗禮,成長為一名具有鋼鐵般意志的戰(zhàn)士。 C.《簡愛》中的羅切斯特先生在桑菲爾德莊園里拐彎抹角地試探簡愛的心思,最終兩人互相傾吐衷腸,表白了愛意。 D.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一直在家鄉(xiāng)勞動,經過痛苦的煎熬,與勤勞善良的賀秀蓮喜結連理。 (解析:A項“羚羊號”是第一次航海,格列佛沒當船長;“他的部下共謀不軌”等是第四次航海的事;“小人國”是第一次航海的事。) 4.下列句中標點符號使用無誤的一項是(B)(3分) A.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開展,任務重、強度大、范圍廣。 B.“溫故而知新”出自課文《〈論語〉十則》,是孔子提倡的學習方法。 C.面對各種突發(fā)交通事故,很多沒有經驗的司機都束手無策。不知道該怎么處理? D.考文科各系的人數,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:中文系已達1 230人,歷史系已達986人。 (解析:A.“任務重”“強度大”“范圍廣”是并列性的補語,所以中間只能用逗號,而不能用頓號;C.無疑而問,句尾問號改為句號;D.表領起的插入語后面不能用冒號,冒號應改為逗號。) 5.語言運用——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(A)(3分) A.近期,山東魯能將在中超聯賽第11輪中坐鎮(zhèn)主場迎戰(zhàn)北京國安。 B.備受關注的全國小型電動車測試大賽5月25日在山東德州舉行,有近50家左右的電動車生產企業(yè)參賽。 C.在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首條中國微博中表示,希望與中國網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。 D.新版《三打白骨精》以其華麗的3D制作技巧、虛實結合的特效手法,國內影視從業(yè)者們引發(fā)深思。 (解析:B.成分贅余,“近”和“左右”應刪掉其中一個;C.主語殘缺,可將前半句改為“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他的首條中國微博中表示”;D.語序不當,可將后半句改為“引發(fā)國內影視從業(yè)者們的深思”。) 6.語言運用——下列各句中,表達得體的一項是(B)(3分) A.你應邀參加朋友的聚會,因故遲到,你抱歉地說:“不好意思,讓您恭候了?!? B.“小伙子,你知道人民廣場怎么走嗎?”小張熱情地說:“路不遠,我?guī)^去吧?!? C.在公交車上,有人不小心踩了小雷的腳,他生氣地說:“誰踩了我的腳,趕緊道歉!” D.小華對我說:“你進步很大嘛?!蔽业靡獾卣f:“那是!‘一日不見,如隔三秋’嘛?!? 7.句子積累——默寫句子。(12分) (1)《使至塞上》:征蓬出漢塞,歸雁入胡天。 (2)《浣溪沙》:一曲新詞酒一杯,去年天氣舊亭臺。 (3)《水調歌頭》: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 (4)《無題》:曉鏡但愁云鬢改,夜吟應覺月光寒。 (5)《約客》:有約不來過夜半,閑敲棋子落燈花。 (6)《如夢令》:昨夜雨疏風驟。濃睡不消殘酒。 (7)《賣炭翁》:可憐身上衣正單,心憂炭賤愿天寒。 (8)孔子談論時間易失難得時說: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 (9)辛棄疾在《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》中表明軍民收復失地決心堅定的句子是:青山遮不住,畢竟東流去。 二、閱讀理解(50分) (一)閱讀文章,根據要求,回答8~11題。(12分) 練就古詩文的“童子功” ①看《中國詩詞大會》,很多人有這樣的感受:自己腦子里殘存的詩詞記憶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。當電視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現出來的時候,或許你已記不清詩的作者是誰,也說不出上下句還有些什么內容,但那些我們小時候背誦過的詩詞,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現于腦海。 ②可見,小時候熟記的古詩文,長大后也很難忘記,即使長時間不用,但只要一提起,與之相關的記憶便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。這種扎根在腦海深處的詩詞印象,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積淀,這就是“童子功”的厲害之處。因此,我們要從小誦讀古詩文,讓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內化于心。 ③古人云,“______________________”。想要練就古詩文的“童子功”,必須要多讀多記,才會爛熟于心、出口成章。若是腹內草莽,必然不可能口吐蓮花。詩詞大會舞臺上,選手們精彩的表現背后,又何嘗不是他們從小的閱讀背誦和長年的儲存積累! ④當然,多讀多記不等于死記硬背,理解體會至關重要。在當前古詩文教育中,有些家長只看重孩子背誦的數量和準確度,有些老師“考什么就教什么”,這樣的填鴨式灌輸不僅把傳統(tǒng)文化弄得意境全無,也讓學生們在實際運用中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”。 ⑤比如,我們說杜甫的詩歌風格是“沉郁頓挫”。許多孩子只記住了這四個字,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頓挫、怎么沉郁頓挫的、為什么沉郁頓挫卻一概不知,更不用說再進一步去了解杜甫這個人和他背后的時代。某地考試時,出題人出了一首詩:“黃四娘家花滿蹊,千朵萬朵壓枝低。留連戲蝶時時舞,自在嬌鶯恰恰啼?!泵髅魇琴p心樂事,但學生總認為杜甫就應該是沉郁頓挫的,所以強行歪解,硬要把詩意往愁悶失意上引。如此古詩文教育顯然與文化傳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。 ⑥古詩文的底子要從小打下,更要常讀常新。古人云“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”,它的意義也正在于此。就拿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一句來說,小時候我們按照表面意思理解,或許只能明白這是蘇軾借月亮表達對弟弟的思念之情。但若干年后,當我們一個人身居異鄉(xiāng),又恰逢中秋之夜,當我們抬頭仰望圓月,心中再次涌現出這句詩時,自然別有一番滋味,對詞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層。所以,從小打下深厚的古詩文功底會終身受益。 ⑦當我們從小誦讀古詩文、練就“童子功”時,不妨想想我們究竟是為了什么?是為了顯擺炫耀、獲得關注,為了提高成績、尋求加分,還是為了讓我們獲得審美的體驗,為了讓傳統(tǒng)文化得以血脈相傳?恐怕后者才是我們期待的答案。就個人而言,讀古詩文能讓我們成長在一個美的環(huán)境中,用古雅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;就民族而言,讀古詩文能讓我們接續(xù)古人的思緒,繼承先人的智慧,讓古今文化互聯互通,從而建立起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和自信。 ⑧中華上下五千年,詩詞歌賦浩如煙海,傳統(tǒng)文化博大精深。讓我們在詩書雅樂的環(huán)境中成長,練就一身古詩文的“童子功”,在我們心中刻下傳統(tǒng)文化的基因,如此,中華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氣,才能生生不息。 8.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?(3分) 我們要從小誦讀古詩文,讓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內化于心。 9.請在選文第③段橫線處填寫一句古詩作為論據。(3分) 【示例】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作詩也會吟。 10.選文第⑤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?作用是什么?(3分) 舉例論證(1分),具體有力地論證了“多讀多記不等于死記硬背,理解體會至關重要”的觀點,使論證更具有說服力(2分)。 11.聯系生活實際,談談你所練就的古詩文“童子功”對你的影響。(3分) 【示例】從小打下的古詩文功底,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。如我在作文中引用古詩文,語言簡潔又有文采,作文多次在校報上發(fā)表。(影響2分,舉例1分。意思相近即可) (二)閱讀文章,根據要求,回答12~15題。(12分) 逝去的書信 張抗抗 ①在許多年中,我們依賴書信維持生存。書信是我們寂寞的日子里稀少的歡樂和光明。信中的每一個字都被我們貪婪嚼碎小心咽下,然后一字不漏地“輸入”記憶珍藏。收信、讀信和復信,常須躲閃避開周圍警犬般的耳目,使得書信的來去變得隱秘而鬼祟,那僅僅只因為小小的信封承載了最大的私人空間,是充滿敵意的生活中唯一的溫暖和慰藉,支撐我們度過苦澀難耐的時光。 ②那個冬天的小興安嶺,大雪封山,進山伐木的連隊和農場斷了聯系,一連兩個月,信件完全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。帳篷門口的雪地被盼信的人們踩得邦硬,林中只有飛舞的雪花但沒有哪怕一只信封的蹤影,寂靜和寂寞讓人透不過氣,每個人都狂躁不安,快被逼得發(fā)瘋。暴風雪的夜晚,我們在微弱的燭光下瘋狂地寫信,寫給我們想得起來的任何人。一只只用飯粒黏的厚信封,在炕席下被壓成薄片,一只只薄片積成了厚厚一摞,硌得人腰疼。我們共同守望著冰雪,卻沒有郵遞員來把那些信接走。有個寧波女知青是個獨生女,她和父母有約,每日互有一信發(fā)出,從不間斷,沒有書信的那兩個月,她寫的信已塞滿了一個個旅行袋,她甚至吃不下任何東西,氣息奄奄幾乎快要死去。一個休息日,有男生幫她背著那只旅行袋,頂著風雪步行幾個小時到林場的場部去寄信,把那個小郵電所的郵票用得一張不剩。 ③很多日子以后,天終于晴了,山溝里突然響起了拖拉機的轟鳴,我們的歡呼聲震落了樹上的積雪,滿滿的車廂卸下了我們需要的食品和雜物,還有幾只沉重的麻袋——快被撐破的麻袋在幾分鐘內被無數雙手迅速撕開,無數只沉甸甸的信封如泉水“嘩”地涌出來,散落在雪地上,然后,一搶而空。我搶到了屬于自己的那幾封信,信上的郵票已被雪花洇濕。那是一個突如其來的節(jié)日,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同一份禮物。整整一個夜晚,帳篷里鴉雀無聲,人人都在馬燈下安靜地讀信,只聽見紙頁的翻動聲和姑娘們喜極的啜泣。我枕著父母和友人的來信,在心里一遍遍背誦著信上的每一句話。如今想起來,信上講的其實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,但二十多年前那個夜晚,信中的每一個標點符號都使我興奮不已。我傾聽爐膛中燃燒的木柈在歡快地歌唱,伴著山林里低低的風聲,夜色從眼前的信紙上一行行挪移,終是無法入睡,早起的值日生已開始擔水掃地,帳篷頂上煙囪的縫隙處漸漸由灰而藍最后變成一個金黃,天完全亮了,而我還睜大著眼睛。 ④那是等待書信的有關記憶中,最為完整的一次。 ⑤假如那些信再不來,我們還能在森林里堅持下去嗎? ⑥小小的信封、薄薄的信紙,你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啊。 ⑦到了盼望情書的年齡,書信就成了生命以及愛人的一部分。 ⑧我們會像蜜蜂一樣辛勤地在收發(fā)室門口徘徊,像警覺的兔子一般時刻聆聽著郵遞員的腳步聲。我一次次穿過黑暗的樓道,一日數次爬過幾十級樓梯去開信箱。明明上午信已來過,下午還是忍不住再去一次。我的手顫抖著伸進滿是灰塵的鐵皮郵箱,把空空的郵箱搜索了再搜索。只要指尖觸到了一點紙角,未等把信封從郵箱里拽出來,漆黑的樓道已是陽光燦爛。旋風一般卷上樓去,信封就像翅膀,平步青云,千里萬里飄飄欲仙。 ⑨書信的年代我們活在文字里。那文字充滿了善意的夸張,雖有點自欺欺人卻助我們度過精神饑荒。其實每一封書信都充滿著被偷窺被檢查被告密的危險,有多少悲慘的故事源于書信引發(fā)的禍端。但書信仍在繼續(xù)著,仍有那么多人癡心不改。書信是書信年代連通外界僅有的通道,唯一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。無論是盼信、拆信、回信、寄信,每一個瑣碎的過程,都讓人愿豁出去拋灑所有的廢話和激情。 ⑩如今我們已不再等待書信,若是有送報的郵差捎來幾封書信,倒會讓你覺得稀奇,拆開看,信封里除了會議通知,便是合同公文。我們想要同另一個人私下說的話,莫非都已用電話和E-mail說完?書信時代終結后,我不知道自己還能盼望什么。偶爾我會瘋狂地用筆寫信,也僅僅是為了寄托對書信的懷念而已。 12.文題“逝去的書信”的含義是什么?(2分) 表達了作者對書信時代的懷念(1分)以及對痛苦頗多歡樂太少的“知青”生活的沉思(1分)。 13.文章選取了哪幾個感人的細節(jié)來描述“知青”的書信生涯?(3分) ①男生頂風冒雪幫寧波女知青寄信(1分);②書信終于到來時青年們的喜悅、激動和興奮(1分);③“我”對空郵箱的一搜再搜(1分)。 14.文章為什么把第④⑤⑥⑦段獨句成段?(4分) 強調了那次書信在青年們心中的重要位置(2分),點明了所敘事件的深刻意義(2分)。 15.“我們會像蜜蜂一樣辛勤地在收發(fā)室門口徘徊,像警覺的兔子一般時刻聆聽著郵遞員的腳步聲”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?試體會其表達效果。(3分)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(1分),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當時青年們盼望書信到來時的殷殷心情,表達了青年們的共同心聲(2分)。 (三)閱讀文章,根據要求,回答16~18題。(9分) 材料一:在浩瀚的書海中如何為孩子選書?2 026名被訪問的家長中有56%感到困難。為孩子選書,首先考驗父母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,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的閱讀者。家長在為孩子選書的過程,實際上也在檢驗自己的教育涵養(yǎng)和對孩子的關注度。但是一些年輕的家長認為,教育就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,他們回家玩手機、打游戲,很少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,更別說耐著性子和孩子們游戲了。父母的榜樣勝過無數教育手冊。如果想讓孩子養(yǎng)成良好的閱讀習慣,自己首先要閱讀,關注孩子。如果家長連孩子愛好、性格、語言學習的程度都不能準確把握,又怎么可能了解閱讀和孩子之間的關系?選書的困境也就油然而生。 同時,相關數據顯示,xx年1—11月出版少兒圖書170萬種,比xx年增長了兩萬種。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,如果沒有挑選方法,任何一位讀者其實都是彷徨的。 (選自《光明日報》,原題為《為孩子選書的困惑如何解》) 材料二: 我國18―70周歲國民在傳統(tǒng)紙媒和電媒上的日人均時間分配表 讀書時間 讀報時間 瀏覽網頁時間 15.38分 18.91分 98.85分 中美兩國國民閱讀調查表 調查項目 中國 美國 公共圖書館數量 3 076個 8 951個 人均擁有圖書館數量 個/44萬人 個/1.3萬人 人均擁有圖書館藏書量 0.58本 50本 公民擁有圖書證比例 7% 62% 人均年閱讀量 4.39本 7本 圖書暢銷類型 教輔、養(yǎng)生、食譜、營銷等 小說、科技等 (參考自“中國新聞網”) 材料三: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》。這是公共文化領域繼《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》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。按照規(guī)定,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圖書館事業(yè)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將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,并及時、足額撥付;國家扶持革命老區(qū)、民族地區(qū)、邊疆地區(qū)和貧困地區(qū)公共圖書館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??梢哉f,把經費納入政府預算,并且能夠及時、足額撥付,這才是公共圖書館事業(yè)有望得到長足發(fā)展的根本。而在足額經費的保障之下,有了圖書館,是不是一切都萬事大吉了呢?顯然不是。實際上全國縣級以及以上城市都擁有了公共圖書館,但是因為管理水平滯后,服務意識欠缺,多數基層圖書館都落得一個“門前冷落鞍馬稀”的局面,造成了文化資源的巨大浪費。在有了經費保障之后,公共圖書館應該向現在的民營書店學習,舉辦讀書沙龍、邀請本土以及外地社會各界文化人士、作家舉辦簽售會、座談會等,讓公共圖書館成為一個文化磁場,吸引市民讀者前來,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。只有這樣,各級各地公共圖書館,才有望像投入民眾精神文化領域的一塊石子,然后產生漣漪,向周圍擴散,最終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環(huán)境和風氣。 (選自《人民日報》11月5日) 16.根據對材料內容的理解,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(D)(3分) A.家長了解孩子就可以為孩子選一本好書。 B.家長不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是家長選書困難的一個原因。 C.中美兩國在圖書暢銷類型上的差異,是兩國科技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。 D.舉辦名人座談會,吸引群眾閱讀,符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》。 17.分析材料二,歸納國民閱讀量少的原因。(3分) ①公共圖書館數量過少(1分);②人均藏書量過少(1分);③瀏覽網頁時間過長(1分)。 18.綜合以上材料,你認為應該如何更好地吸引大家閱讀?(3分) 【示例】①政府需要加大對公共圖書的投入,提高管理水平,增強服務意識;②利用科技手段,將公共圖書館面向社區(qū),面向企業(yè);③多舉辦名家講座、讀書沙龍活動等,吸引讀者前來,營造良好的讀書環(huán)境。(答出三點即可) (四)閱讀下列古文,根據要求,回答19~21題。(11分) 《論語》十則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” 子曰: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” 子曰:“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” 子曰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。” 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遠乎?” 子在川上,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?!? 子曰: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?!? 子曰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小人反是?!? 子貢問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 子夏曰:“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?!? 19.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。(4分) (1)見賢思齊 齊:同等 (2)飯疏食 飯:吃飯 (3)不義而富貴也 而:但,表轉折關系 (4)百川東到海 川:河流 20.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。(4分) (1)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 替人謀劃不盡心竭力嗎?和朋友交往不守信用嗎?老師傳授的知識沒有溫習嗎? (2)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,不促成別人的壞事。 21.“吾日三省吾身”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,請結合實際談談這么做的好處。(3分) 這是一種嚴于律己、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,只有這樣,人才能凈化自己的思想,才能在做人與求學方面得到提高。 (五)閱讀下列古詩,回答22~23題。(6分)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,初聞涕淚滿衣裳。 卻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詩書喜欲狂。 白日放歌須縱酒,青春作伴好還鄉(xiāng)。 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。 22.“漫卷詩書喜欲狂”這一句運用了動作描寫(或神態(tài)描寫)的描寫方法,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。(3分) 23.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(D)(3分) A.這首詩集中表現出了詩人忽聞捷報后一瞬間的感情,突出地寫了一個“喜”字。 B.一個“滿”字,表露了詩人高興的眼淚如泉涌的狀貌,逼真地展示了一個飽經滄桑,在戰(zhàn)亂中苦苦掙扎的人此時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。 C.“青春作伴好還鄉(xiāng)”一句,詩人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自己在歡慶之時急于還鄉(xiāng)的心情。 D.一個“下”字說明巫峽到襄陽是逆流而上,一個“向”字表明從洛陽到襄陽已改換了陸路。 三、綜合性學習(10分) 根據要求,回答24~26題。 某校開展“書信與閱讀”系列活動,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。 材料一:不久前,綜藝節(jié)目《信中國》悄然走紅,這檔閱讀推廣節(jié)目,從開播到第一季播出結束,幾乎一直保持著“零差評”的驚人成績,在豆瓣上最初評分高達9.8分,并連續(xù)三周登上豆瓣綜藝榜榜首。截至目前,全網點擊量超過2億,而受眾當中,________________。 材料二: 材料三:書信作為私人內心話語的承載,一筆一畫,一字一符,無不灌注著寫信人的真情。每一封書信都是一個歷史節(jié)點,封存著一個鮮活的時代場景。看見這些文字,就如同看見寫信者本人一樣,即使相距幾十年、幾百年,甚至幾千年,雖然有距離,但通過對的解讀,朗讀書信的內容,也能讓這些離我們遙遠的文化碎片粘連起來,為當世人學習并傳承。 24.借助材料二,在材料一的橫線處填寫一句話,總結節(jié)目受眾情況。(2分) 【示例】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75%。(或24至29歲占多數,30歲以上的占少數。) 25.有媒體評價:“《信中國》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‘閱讀的力量’?!备鶕愕拈喿x經驗,談談你對“閱讀的力量”的理解。(4分) 【示例】讀書給我成長的力量?!锻辍分型庾婺附o阿廖沙講憐憫窮人和弱者,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故事。讓我同阿廖沙一樣,獲得了以寬大的胸懷堅強地應對生活中的磨難。(答出理解2分,結合體驗談理解2分。) 26.為引導同學們正確交友,九年級(3)班正在舉行以“書信與閱讀”為主題的班會,班級想邀請張校長來參加,請你以班委會的名義擬寫一封邀請函,邀請他12月11日下午兩點來九年級(3)班參加主題班會。(4分) 邀請函 尊敬的張校長: 您好!我班將于2018年12月11日下午兩點開展“書信與閱讀”的主題班會,想邀請您參加,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。敬請光臨! 九年級(3)班班委會 2018年12月7日 四、作文(60分) 27.根據下面的題目和要求寫一篇文章。(書寫5分,作文55分) 材料:人的成長需要豐富的物質養(yǎng)料,更需要豐厚的精神養(yǎng)料。物質養(yǎng)料強健我們的體格,精神養(yǎng)料強大我們的靈魂——失敗讓我們堅強,批評讓我們成熟,艱難讓我們上進,感動讓我們珍惜,陽光讓我們溫暖…… 請以“養(yǎng)料”為題目作文。 要求:①角度自選,立意自定; ②除詩歌外,文體不限; ③不少于600字;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、校名和人名。 作文略- 配套講稿:
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,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。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(chuàng)性部分享有著作權。
- 關 鍵 詞:
-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語文版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第四 單元 綜合測試
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,請勿作他用。
鏈接地址:http://weibangfood.com.cn/p-37396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