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化學《實驗綜合訓練(6)》專項復習卷
《高考化學《實驗綜合訓練(6)》專項復習卷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高考化學《實驗綜合訓練(6)》專項復習卷(17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。
實驗綜合訓練(6)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:H-1 C-12 N-14 O-16 F-19 Na-23 Al-27 Si-28 S-32 Cl-35.5 K-39 Fe-56 Cu-64 Br-80 Ag-108 Ba-137 第Ⅰ卷 (選擇題 共40分) 一、 選擇題(本題共20小題,每小題2分,共40分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求的) 1.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( ) A.用量筒量取 5mL 蒸餾水 B.用分液漏斗分離乙醇和水 C.用托盤天平稱量 NaCl 固體 5.8g D.用 pH 試紙測氯水的 pH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A項,量筒的最小刻度為0.1mL,則用10mL量筒量取5.0mL 蒸餾水,故A錯誤;B項,乙醇與水互溶,不能選分液漏斗分離,應選蒸餾法,故B錯誤;C項,托盤天平的精確度為0.1g,則用托盤天平可稱量 NaCl 固體 5.8g,故C正確;D項,氯水中含HClO,具有漂白性,不能選pH試紙,應選pH計測定其pH值,故D錯誤;故選C。 2.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 A.蒸餾時可通過加碎瓷片防暴沸 B.可用精密pH試紙區(qū)分pH=5.1和pH=5.6的兩種NH4Cl溶液 C.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將苯和四氯化碳分離 D.根據燃燒產生的氣味,可區(qū)分棉纖綿和蛋白質纖維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A項,加熱液體至沸騰時,必須要在反應容器內加碎瓷片,防止暴沸,否則出現(xiàn)暴沸將會很危險,A項正確;B項,精密pH試紙可以將pH值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,所以可以區(qū)分pH=5.1和pH=5.6的兩種NH4Cl溶液,B項正確;C項,苯和四氯化碳互相溶解,均難溶于水,因而加水不影響苯和四氯化碳的互溶體系,不可以分液,可采用蒸餾分離,C項錯誤;D項,棉纖綿成分是纖維素,蛋白質纖維成分是蛋白質,蛋白質燃燒時會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,因而可以用燃燒法區(qū)別,D項正確。故選C。 3.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 A.定容時,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線,可用滴管將多余液體吸出 B.焰色反應時,先用稀鹽酸洗滌鉑絲并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,然后再進行實驗 C.將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,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D.取少量晶體放入試管中,再加入適量NaOH溶液,加熱,在試管口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,若試紙變藍,則可證明該晶體中含有NH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定容時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線時,應重新配制,故A錯。 4.下列實驗操作不當的是( ) A.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H2時,加幾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應速率 B.用標準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來測定其濃度,選擇酚酞為指示劑 C.用鉑絲蘸取某堿金屬的鹽溶液燃燒,火焰呈黃色,證明其中含有Na+ D.常壓蒸餾時,加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 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用標準鹽酸滴定NaHCO3溶液,滴定至終點時溶液呈弱酸性,應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,B項錯誤;加幾滴CuSO4溶液發(fā)生反應:Zn+Cu2+===Zn2++Cu,Zn與置換出來的Cu及稀H2SO4構成Cu—Zn原電池,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,A項正確;黃色是Na+的焰色,C項正確;常壓蒸餾時,加入液體的體積既不能太少,也不能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,D項正確。 5.下列實驗現(xiàn)象與實驗操作不相匹配的是( ) 實驗操作 實驗現(xiàn)象 A 向盛有高錳酸鉀酸性溶液的試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靜置 溶液的紫色逐漸褪去,靜置后溶液分層 B 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集滿CO2的集氣瓶 集氣瓶中產生濃煙并有黑色顆粒產生 C 向盛有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,溶液變渾濁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過量鐵粉,充分振蕩后加1滴KSCN溶液 黃色逐漸消失,加KSCN后溶液顏色不變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A項,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無機小分子,則實驗現(xiàn)象中不會出現(xiàn)分層,A項錯誤;B項,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集滿二氧化碳的洗氣瓶,發(fā)生反應為:CO2+2Mg2MgO+C,則集氣瓶因反應劇烈冒有濃煙,且生成黑色顆粒碳單質,實驗現(xiàn)象與操作匹配,B項正確;C項,向盛有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,發(fā)生氧化還原反應,其離子方程式為:S2O32-+2H+=S↓+SO2↑+H2O,則會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,溶液變渾濁,實驗現(xiàn)象與操作匹配,C項正確;D項,向盛有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加過量的鐵粉,鐵粉會將溶液中所有的鐵離子還原為亞鐵離子,使黃色逐漸消失,充分振蕩后,加1滴KSCN溶液,因振蕩后的溶液中無鐵離子,則溶液不會變色,實驗現(xiàn)象與操作匹配,D項正確;故選A。 6.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確且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( ) 序號 實驗目的 方法及操作 ① 比較水和乙醇中羥基氫的活潑性強弱 用金屬鈉分別與水和乙醇反應 ② 證明SO2具有漂白性 將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③ 比較銅和鎂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用石墨作電極電解同濃度的Mg(NO3)2、Cu(NO3)2的混合液 ④ 比較碳和硅兩元素非金屬性強弱 測同溫同濃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⑤ 判斷不同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快慢 比較不同反應的反應熱數據的大小 A.①②④ B.②③④ C.①③④ D.②③⑤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①通過鈉分別與水、乙醇反應生成氫氣的速率大小可以比較羥基氫的活潑性強弱,符合題目要求;②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因為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,不是漂白性,不符合題目要求;③通過Cu和Mg的析出情況可以比較銅和鎂的活動性強弱,符合題目要求;④碳酸鈉、硅酸鈉分別為C、Si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形成的鹽,比較同溫同濃度碳酸鈉、硅酸鈉的水解程度可以確定C、Si的非金屬性強弱,符合題目要求;⑤反應熱與反應速率無關,不符合題目要求。故C項正確。 7.下列有關實驗原理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( ) A.各放一張質量相同的濾紙于天平的兩個托盤上,將NaOH固體放在左盤上稱量 B.欲除去CO2中少量的SO2,將混合氣通入飽和碳酸鈉溶液 C.實驗室用圖1所示裝置制取少量氨氣 D.實驗室用圖2所示裝置檢驗火柴頭燃燒產生的SO2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NaOH固體應放在小燒杯中稱量,A項錯;Na2CO3溶液在除去SO2的同時也會與CO2反應,B項錯;加熱NH4Cl固體不會得到氨氣,且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,C項錯。 8.根據下列實驗內容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( ) 選項 實驗內容 結論 A 某物質的水溶液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該物質一定是氨氣 B 某氣體能使?jié)駶櫟牡矸邸MKI試紙變藍 該氣體一定是氧化性氣體 C 苯與溴水混合,溴水褪色 苯中含碳碳雙鍵 D 某物質燃燒后的產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銅粉末變藍,又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該物質一定是碳氫化合物 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A項,只要是堿性溶液均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,不一定是氨氣的水溶液;B項,能使?jié)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的氣體一定是氧化性氣體,如NO2、溴蒸氣等;C項,苯與溴水混合,溴水褪色,是萃取過程,不是加成反應;D項只能說明該物質中含有C、H元素或S、H元素,既可能為碳氫化合物,也可能為碳氫氧化合物,還可能為硫氫化合物。 9.某實驗小組為測定工業(yè)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(含少量NaCl),準確稱量W g樣品進行實驗,下列實驗方法所對應的實驗方案和測量數據最合理的是( ) 實驗方法 實驗方案 測量數據 A 滴定法 將樣品配成100 mL,取10.00 mL,加入甲基橙,用標準鹽酸滴定 消耗鹽酸的體積 B 量氣法 將樣品與鹽酸反應,使生成的氣體全部被堿石灰吸收 堿石灰增重 C 重量法 將樣品放入燒杯中,置于天平上,加入足量鹽酸 減輕的質量 D 量氣法 將樣品與鹽酸反應,氣體通過排水量氣裝置量氣 排水體積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A項,以甲基橙為指示劑,用標準鹽酸滴定Na2CO3時,達到滴定終點時發(fā)生的反應為Na2CO3+2HCl===2NaCl+CO2↑+H2O,根據消耗的HCl的物質的量可求得Na2CO3的質量,進而可求出其質量分數,故A項正確;B項,測定原理是通過堿石灰吸收樣品與鹽酸反應產生的CO2,利用CO2和Na2CO3的物質的量關系求得Na2CO3的質量,但由于堿石灰還能吸收反應中帶出的水蒸氣,會使測定結果偏高,故B項不合理;C項,測定原理是利用樣品和鹽酸反應后減輕的質量即為生成的CO2的質量,進而求得Na2CO3的質量,但由于CO2可溶于水,產生的CO2不能全部逸出,且部分水蒸氣也會逸出,因此減輕的質量并不是產生的全部CO2的質量,故C項不合理;D項,測定原理是用排水法測出樣品與鹽酸反應產生的CO2的體積,進而求得Na2CO3的質量,但由于CO2可溶于水,測得的體積會小于實際產生的CO2的體積,從而造成結果偏低,因此D項也不合理。 10.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( )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制備Fe(OH)3膠體 將NaOH濃溶液滴加到飽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備無水MgCl2 將MgCl2溶液加熱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,過濾、洗滌、干燥 D 比較水與乙醇中氫的活潑性 分別將少量鈉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燒杯中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A項中,制備Fe(OH)3膠體,應把飽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,繼續(xù)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,反應為FeCl3+3H2OFe(OH)3(膠體)+3HCl。B項中,由MgCl2溶液制備無水MgCl2應在HCl氣流中加熱,防止MgCl2發(fā)生水解反應。C項中,Cu粉能和稀HNO3反應:3Cu+8HNO3===3Cu(NO3)2+2NO↑+4H2O,應加入稀硫酸(或稀鹽酸)溶解,過濾、洗滌、干燥。D項中,由于H2O中的H比乙醇中的H易電離,所以Na與H2O反應比Na與乙醇反應劇烈得多,可以用與Na的反應來比較水和乙醇中氫的活潑性。 11.某課外實驗小組設計的下列實驗合理的是( ) A.制備少量氨氣 B.吸收HCl C.配制一定濃度硫酸溶液 D.制備并收集少量NO2氣體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A中氨氣制備裝置正確;HCl極易溶于水,導管直接通入水中會發(fā)生倒吸現(xiàn)象,B錯;不能在容量瓶中進行溶液的稀釋,C錯;NO2氣體能與水反應,不能用排水法收集,D錯。 12.下列設計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( ) A.制備Al(OH)3懸濁液:向1 molL-1 AlCl3溶液中加過量的6 molL-1 NaOH溶液 B.提純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: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適量飽和NaOH溶液,振蕩后靜置分液,并除去有機相的水 C.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+:取少量待檢驗溶液,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,再滴加KSCN溶液,觀察實驗現(xiàn)象 D.探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:在相同條件下,向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5% H2O2和1 mL H2O,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5% H2O2和1 mL FeCl3溶液,觀察并比較實驗現(xiàn)象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NaOH過量,Al(OH)3會被溶解生成NaAlO2,A項錯誤;飽和NaOH溶液可以與CH3COOH反應,同時也與乙酸乙酯反應,B項錯誤;待測液中先加氯水,則無法確定溶液中原來存在的是Fe2+還是Fe3+,或二者都有,C項錯誤;H2O2的濃度相同時,一支試管中加催化劑,一支不加,通過觀察生成氣泡的快慢來探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,D項正確。 13.實驗室可將硬質玻璃管改裝為燃燒管(如圖所示),擠壓軟塑料瓶瓶壁,向裝有固體B的錐形瓶中加入液體A,同時往燃燒管中通入氣體C并點燃,可看到明顯的燃燒現(xiàn)象(金屬網用以防止氣體混合爆炸)。若用此裝置模擬工業(yè)制氯化氫,則關于試劑選擇正確的是( ) 選項 溶液A 固體B 氣體C A 稀硫酸 Zn Cl2 B 濃鹽酸 MnO2 H2 C 稀硝酸 Fe Cl2 D 濃鹽酸 KMnO4 H2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Zn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,在燃燒管中不能與氯氣充分混合,不能燃燒,A項錯誤;該裝置不需加熱即可獲得氯氣,而二氧化錳和濃鹽酸的反應需加熱才能發(fā)生,B項錯誤;金屬鐵和硝酸反應不會產生氫氣,C項錯誤;濃鹽酸和高錳酸鉀在不加熱的條件下可以生成氯氣,氯氣和氫氣在燃燒管中混合均勻可以獲得氯化氫,燃燒時產生蒼白色火焰,D項正確。 14.下列實驗操作對應的現(xiàn)象不符合事實的是( ) A.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,溶液顏色變紅 B.將混有少量氯化鉀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在冰水中冷卻,氯化鉀晶體先析出 C.向裝有10 mL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 mL正己烷,光照下振蕩后靜置,上、下層液體均接近無色 D.將灼熱的銅絲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,銅絲劇烈燃燒,產生棕黃色的煙 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A項,F(xiàn)e3+能與SCN-反應生成血紅色的Fe(SCN)3,A項正確;B項,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改變比氯化鉀大,故先析出硝酸鉀晶體,B項錯誤;C項,正已烷的密度比水小,光照條件下,溴能與正已烷發(fā)生取代反應,上下層均呈無色,C項正確;D項,灼熱的銅絲能在氯氣中燃燒,產生棕黃色的煙,D項正確。 15.木炭和濃硫酸共熱能產生CO2、SO2、H2O的混合氣體,某同學擬設計實驗方案,欲選用品紅溶液、澄清石灰水、無水硫酸銅,檢驗濃硫酸與木炭反應所得到的各種產物。有關該方案設計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 A.只用上述三種試劑且每種試劑僅用一次,則無法判斷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B.CO2的檢驗必須在吸收SO2后進行,因為S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.若再提供酸性高錳酸鉀溶液,則為達到實驗目的品紅溶液必須使用兩次 D.混合氣體中含有H2O的實驗現(xiàn)象是無水硫酸銅固體變藍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項A項,由于題給三種試劑中沒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的試劑,且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,干擾二氧化碳的檢驗,所以只用題述三種試劑且每種試劑僅用一次,則無法判斷是否含有二氧化碳,故A正確;B項,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之前必須先除去二氧化硫,故B正確;C項,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時,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沒有完全褪色,則不需要再用品紅溶液判斷二氧化硫是否吸收完全,即品紅溶液可以使用一次,故C錯誤;D項,無水硫酸銅固體由白色變藍色,說明混合氣體中含有H2O,故D正確。故選C。 16.探究草酸(H2C2O4)性質,進行如下實驗。(已知:室溫下,0.1 molL?1 H2C2O4的pH=1.3) 實驗 裝置 試劑a 現(xiàn)象 ① Ca(OH)2溶液(含酚酞) 溶液褪色,產生白色沉淀 ② 少量NaHCO3溶液 產生氣泡 ③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2H5OH和濃硫酸 加熱后產生有香味物質 由上述實驗所得草酸性質所對應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( ) A.H2C2O4有酸性,Ca(OH)2+ H2C2O4==CaC2O4↓+2H2O B.酸性:H2C2O4> H2CO3,NaHCO3+ H2C2O4==NaHC2O4+CO2↑+H2O C.H2C2O4具有還原性,2+5+16H+==2Mn2++10CO2↑+ 8H2O D.H2C2O4可發(fā)生酯化反應,HOOCCOOH+2C2H5OHC2H5OOCCOOC2H5+2H2O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A項,H2C2O4為二元弱酸,能與氫氧化鈣溶液發(fā)生中和反應,生成白色沉淀草酸鈣和水,因此含酚酞的氫氧化鈣溶液堿性逐漸減弱,溶液紅色退去,故A不符合題意;B項,產生氣泡證明有CO2 產生,因此可證明酸性H2C2O4>H2CO3,反應方程式為:H2C2O4+2NaHCO3=Na2C2O4+2CO2 +2H2O 或,H2C2O4+NaHCO3=NaHC2O4+2CO2 +2H2O故B符合題意;C項,0.1 molL?1H2C2O4的pH=1.3,說明草酸為弱酸,故草酸不可以拆分,故C不符合題意;D項,草酸(又稱乙二酸),其中含有羧基因此能發(fā)生酯化反應,反應方程式正確,故D不符合題意;故選B。 17.某興趣小組進行鐵礦石中含鐵量的測定,實驗過程如下: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 A.加熱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氯氣 B.稀釋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、玻璃棒、膠頭滴管 C.滴定過程中可用KSCN溶液作指示劑 D.鐵礦石中鐵的質量分數為70% 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A項,加熱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氯氣,防止氯氣與KI反應,A正確;B項,稀釋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、玻璃棒、膠頭滴管、250mL容量瓶,B錯誤;C項,鐵離子與碘離子發(fā)生氧化還原反應,利用KSCN溶液作指示劑,滴定終點時變?yōu)榧t色,且30s不變色,C正確;D項,由2I-+2Fe3+=2Fe2++I2及鐵元素守恒可知,鐵的質量分數為0.02L0.5mol/L2502056g/mol10.0g100%=70%,D正確。 18.某化工廠制備凈水劑硫酸鐵銨晶體[NH4Fe(SO4)26H2O]的一種方案如下: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 A.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 B.相同條件下,NH4Fe(SO4)26H2O凈水能力比FeCl3強 C.“合成”反應要控制溫,溫度過高,產率會降低 D.“系列操作”包括蒸發(fā)濃縮、降溫結晶、過濾、干燥等 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A項,硫酸鈣微溶于水,濾渣A主要成分是硫酸鈣,故A正確;B項,NH4+水解生成H+,抑制Fe3+的水解,故氯化鐵凈水能力比硫酸鐵銨強,故B項錯誤;C項,“合成”中溫度過高,會促進Fe3+的水解,故C項正確;D項,硫酸鐵銨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,宜采用結晶法提純,故D項正確;故選B。 19.實驗室用含有雜質(FeO、Fe2O3)的廢CuO制備膽礬晶體,經歷了下列過程(已知 Fe3+在 pH=5時沉淀完全).其中分析錯誤的是( ) A.步驟②發(fā)生的主要反應為:2Fe2++H2O2+2H+=2Fe3++2H2O B.步驟②不能用氯水、硝酸等強氧化劑代替H2O2 C.步驟④為過濾,步驟⑤蒸發(fā)結晶 D.步驟③用 CuCO3代替CuO也可調節(jié)溶液的pH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A項,步驟②為亞鐵離子與過氧化氫的氧化還原反應,離子反應為2Fe2++H2O2+2H+=2Fe3++2H2O,故A正確;B項,若步驟②用氯水、硝酸等強氧化劑代替H2O2,引入雜質氯離子、硝酸根離子等,難以除去,同時會生成NO氣體,所以步驟②不能用氯水、硝酸等強氧化劑代替H2O2,故B正確;C項,步驟④為過濾,硫酸銅溶液→硫酸銅晶體步驟應該為蒸發(fā)濃縮、冷卻結晶,不是蒸發(fā)結晶,所以步驟⑤蒸發(fā)結晶錯誤,故C錯誤;D項,CuCO3和CuO都與溶液中H+反應,起到調節(jié)溶液pH的作用,并不引入新的雜質,故D正確。 20.以黃銅礦(主要成分為 CuFeS2,含少量雜質SiO2等)為原料,進行生物煉銅,同時得到副產品綠礬(FeSO47H2O)。其主要工藝流程如下: 已知: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如下表。 沉淀物 Cu(OH)2 Fe(OH)3 Fe(OH)2 開始沉淀pH 4.7 2.7 7.6 完全沉淀pH 6.7 3.7 9.6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 A.試劑a可以是CuO或Cu(OH)2,作用是調節(jié)pH至3.7~4.7之間 B.反應I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 CuFeS2+2H2SO4+17O2=4CuSO4+2Fe2(SO4)3+2H2O,該反應中鐵元素被還原 C.操作X為蒸發(fā)濃縮至溶液表面出現(xiàn)晶膜,再冷卻結晶 D.反應Ⅲ的離子方程式為Cu2++Fe==Cu+Fe2+,試劑c參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Fe+2H+=Fe2++H2↑,F(xiàn)e(OH)3+3H+=Fe 3++3H2O 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A項,加入試劑a調節(jié)pH至3.7~4.7之間,目的是使Fe3+形成Fe(OH)3沉淀,同時要防止生成Cu(OH)2沉淀,為了防止引入新的雜質,試劑a可以是CuO[或Cu(OH)2、CuCO3等],故A正確;B項,反應I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 CuFeS2+2H2SO4+17O2=4CuSO4+2Fe2(SO4)3+2H2O,該反應中鐵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,故B錯誤;C項,操作X為從硫酸亞鐵溶液中得到綠礬晶體,當蒸發(fā)濃縮至溶液表面出現(xiàn)晶膜時,再冷卻結晶即可,故C正確;D項,反應Ⅲ主要是Cu2+與過量的Fe(即b試劑)反應,為將Cu2+全部轉化,加入的鐵粉過量,因此在反應Ⅳ時應該將過量的鐵粉除去,利用鐵、銅的性質差別,加入適量稀硫酸(即試劑c)即可,參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Fe+2H+=Fe2++H2↑,F(xiàn)e(OH)3+3H+=Fe 3++3H2O,故D正確;故選B。 第Ⅱ卷 (非選擇題 共60分) 二、必做題(本題共5小題,共60分) 21.(10分)淺綠色的硫酸亞鐵銨晶體[又名莫爾鹽(NH4)2SO4FeSO46H2O]比綠礬(FeSO47H2O)更穩(wěn)定,常用于定量分析。莫爾鹽的一種實驗室制法如下: 廢鐵屑溶液A莫爾鹽 (1)向廢鐵屑中加入稀硫酸后,并不等鐵屑完全溶解而是剩余少量時就進行過濾,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 證明溶液A不含F(xiàn)e3+的最佳試劑是________(填序號字母)。 a.酚酞溶液 b.KSCN溶液 c.燒堿溶液 d.KMnO4溶液 操作Ⅰ的步驟是加熱蒸發(fā)、________________、過濾。 (2)濃度均為0.1 mol/L莫爾鹽溶液和(NH4)2SO4溶液,c(NH)前者大于后者,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(3)用托盤天平稱量(NH4)2SO4晶體,晶體要放在天平________(填“左”或“右”)盤。 (4)從下列裝置中選取必要的裝置制取(NH4)2SO4溶液,連接的順序(用接口序號字母表示)是a接________;________接________。 (5)將裝置C中兩種液體分離開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。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【答案】(1)防止Fe2+被氧化為Fe3+(其他合理答案也可)(1分) b(1分) 冷卻結晶(1分) (2)莫爾鹽中的Fe2+易水解,使溶液顯酸性,抑制NH水解,故c(NH)前者大于后者(2分) (3)左(1分) (4)d e f(2分) (5)分液(1分) 吸收多余的NH3防止污染空氣,防止倒吸(1分) 【解析】(1)制取莫爾鹽需要的是亞鐵離子,鐵屑有剩余時可以防止生成三價鐵離子;三價鐵離子與SCN-會生成紅色溶液,利用KSCN可以檢驗三價鐵離子是否存在;從溶液中得到晶體,需要蒸發(fā)、結晶。(2)莫爾鹽中的NH和Fe2+水解都呈酸性,F(xiàn)e2+的水解會抑制NH的水解。(3)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應遵循“左物右碼”原則。(4)氨氣與稀硫酸反應制取(NH4)2SO4,氨氣不需要干燥,故不需要B裝置。⑸分離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體采用分液操作,為防止污染空氣,過量的氨氣要用水吸收,倒置的漏斗可防止倒吸。 22.(11分)次硫酸氫鈉甲醛(NaHSO2HCHO2H2O)俗稱吊白塊,在印染、醫(yī)藥以及原子能工業(yè)中有廣泛應用。以 Na2SO3、SO2、HCHO和鋅粉為原料制備次硫酸氫鈉甲醛的實驗步驟如下。已知:次硫酸氫鈉甲醛易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,具有強還原性,且在 120 ℃以上發(fā)生分解。 步驟 1:在三頸燒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,攪拌溶解,緩慢通入SO2,至溶液pH約為 4,制得NaHSO3溶液。 步驟 2:將裝置A中導氣管換成橡皮塞。向燒瓶中加入稍過量的鋅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,在80~90 ℃下, 反應約3 h,冷卻至室溫,抽濾; 步驟 3:將濾液真空蒸發(fā)濃縮,冷卻結晶。 (1)裝置B的燒杯中應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_;冷凝管中冷卻水從________(填“a”或“b”)口進水。 (2)A 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(3)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質除H2O外還有________(填化學式)。 (4)寫出步驟 2 中發(fā)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(5)步驟 3 中在真空容器中蒸發(fā)濃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(6)為了測定產品的純度,準確稱取2.0 g 樣品,完全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,取20.00 mL所配溶液, 加入過量碘完全反應后(已知I2不能氧化甲醛,雜質不反應),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,過濾、洗滌、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體0.466 g,則所制得的產品的純度為________。 【答案】(1)NaOH 溶液(1分) a(1分) (2)增大氣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,加快氣體的吸收速率(2分) (3)HCHO(1分) (4)NaHSO3+HCHO+Zn+H2O===NaHSO2HCHO+Zn(OH)2(2分) (5)防止溫度過高使產物分解,也防止氧氣將產物氧化(2分) (6)77.00%(2分) 【解析】(5)次硫酸氫鈉甲醛具有還原性,在敞口容器中蒸發(fā)濃縮,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變質,為了防止溫度過高使產物分解,也防止氧氣將產物氧化,在真空容器中進行蒸發(fā)濃縮。(6)根據題意發(fā)生的離子反應為2H2O+HSO+2I2===SO+4I-+5H+,SO+Ba2+===BaSO4↓,得關系式為 NaHSO2HCHO2H2O~BaSO4 154 233 x 0.466 列方程解得:x=0.308 則所制得的產品的純度為(0.3085)2.0100%=77.00%。 23.(14分)為研究鐵鹽與亞硫酸鹽之間的反應,某研究小組利用孔穴板進行了實驗探究: 小組記錄的實驗現(xiàn)象如下表所示: 開始時 5min后 3天后 實驗I 溶液立即變?yōu)榧t褐色,比II、III中略淺 與開始混合時一致 溶液呈黃色,底部出現(xiàn)紅褐色沉淀 實驗II 溶液立即變?yōu)榧t褐色 紅褐色明顯變淺 溶液呈黃綠色 實驗III 溶液立即變?yōu)榧t褐色 紅褐色變淺,比II中深 溶液呈黃色 (1)測得實驗所用0.4mol/L FeCl3溶液及Fe(NO3)3溶液pH均約為1.0。兩溶液均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(用離子方程式表示)。 (2)開始混合時,實驗I中紅褐色比II、III中略淺的原因是___________。 (3)為了探究5min后實驗II、III中溶液紅褐色變淺的原因,小組同學設計了實驗IV:分別取少量5min后實驗I、II、III中溶液,加入2滴鐵氰化鉀溶液,發(fā)現(xiàn)實驗II、III中出現(xiàn)藍色沉淀,實驗I中無明顯變化。根據實驗IV的現(xiàn)象,結合化學用語解釋紅褐色變淺的原因是___________。 (4)針對5min后實驗III中溶液顏色比實驗II中深,小組同學認為可能存在三種因素: ①Cl- 可以加快Fe3+與SO32-的氧化還原反應; ②___________; ③NO3- 在酸性環(huán)境下代替Fe3+氧化了SO32-,同時消耗H+,使Fe3+水解出的Fe(OH)3較多。 通過實驗V和實驗VI進行因素探究: 實驗操作(已知Na+對實驗無影響) 5min后的現(xiàn)象 實驗V 在2mL pH=1.0的0.4mol/L Fe(NO3)3溶液中溶解約___________固體,再加入2滴0.4mol/L Na2SO3溶液 溶液的紅褐色介于II、III之間 實驗VI 在2mL pH=1.0的稀硝酸中溶解約0.19g NaNO3固體,再加入2滴0.4mol/L Na2SO3溶液。向其中滴入少量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:因素①和因素②均成立,因素③不明顯。請將上述方案填寫完整。 (5)通過上述實驗,以下結果或推論合理的是___________(填字母)。 a.Fe3+與SO32-同時發(fā)生水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,且水解反應的速率快,等待足夠長時間后,將以氧化還原反應為主 b.濃度為1.2 mol/L的稀硝酸在5min內不能將Fe2+氧化 c.向pH大于1的稀硝酸中加入少量Ba(NO3)2,使其完全溶解,可用來檢驗實驗I的上層清液中是否存在SO42- 【答案】(1)Fe3++3H2OFe(OH)3+3H+ (2分) (2)Fe3+起始濃度小,水解出的Fe(OH)3少(2分) (3)Fe3+與SO32-發(fā)生了氧化還原反應:2Fe3++SO32-+H2O=2Fe2++SO42- +2H+,在減小c(Fe2+)的同時降低了pH,使水解出的Fe(OH)3變少(3分) (4)NO3-可以減慢Fe3+與SO32-的氧化還原反應(2分) 0.14gNaCl(2分) 無明顯現(xiàn)象(1分) (5)c (2分) 【解析】(1)FeCl3和Fe(NO3)3均屬于強酸弱堿鹽,F(xiàn)e3+在水溶液中發(fā)生水解反應顯酸性,發(fā)生的方程式為:Fe3++3H2OFe(OH)3+3H+ ,故答案為Fe3++3H2OFe(OH)3+3H+;(2)開始混合時,實驗I中紅褐色比II、III中略淺是因為實驗I中的Fe3+起始濃度小,水解出的Fe(OH)3少,故答案為Fe3+起始濃度小,水解出的Fe(OH)3少。(3)鐵氰化鉀遇到Fe2+后會與Fe2+生成鐵氰化亞鐵藍色沉淀,說明實驗II、III中的Fe3+被SO32-還原成了Fe2+,發(fā)生反應為2Fe3++SO32-+H2O=2Fe2++SO42- +2H+,pH降低使水解出的Fe(OH)3變少,故答案為Fe3+與SO32-發(fā)生了氧化還原反應:2Fe3++SO32-+H2O=2Fe2++SO42- +2H+,在減小c(Fe3+)的同時降低了pH,使水解出的Fe(OH)3變少。(4)根據題干信息,能夠影響反應的因素為Cl- 和NO3-,所以還有一種可能的影響因素為:NO3-可以減慢Fe3+與SO32-的氧化還原反應,為了驗證具體是哪種影響因素,設計實驗V和實驗VI進行因素探究。實驗V為了驗證①Cl- 可以加快Fe3+與SO32-的氧化還原反應;加入的Cl-的物質的量應該與實驗II中的Cl-的物質的量相等,所以加入氯化鈉的質量為0.14g。根據實驗結論:因素①和因素②均成立,因素③不明顯,可知NO3- 在酸性環(huán)境下代替Fe3+氧化了SO32-并不能促進Fe3+水解,反而在酸性環(huán)境下沒有氫氧化鐵存在,所以無現(xiàn)象。故答案為NO3-可以減慢Fe3+與SO32-的氧化還原反應;0.14g NaCl;無明顯現(xiàn)象。(5)a.Fe3+與SO32-不能同時發(fā)生水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,故a錯誤;b.稀硝酸的氧化性較強,可以將Fe2+氧化,故b錯誤;c.用稀硝酸和硝酸鋇溶液來檢驗SO42-是一種常用的檢驗方法,故c正確。 24.(11分)硝基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,用途廣泛。制備反應如下: 組裝如右上圖反應裝置。 制備、提純硝基苯流程如下: 可能用到的有關數據列表如下: 物 質 熔點/℃ 沸點/℃ 密度(20 ℃)/g cm-3 溶解性 苯 5.5 80 0.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.7 210.9 1.205 難溶于水 濃硝酸 — 83 1.4 易溶于水 濃硫酸 — 338 1.84 易溶于水 請回答下列問題: (1)配制混酸應在燒杯中先加入 ;實驗裝置中長玻璃管最好用________代替(填儀器名稱);恒壓滴液漏斗的優(yōu)點是 。 (2)反應溫度控制在50~60 ℃的原因是 ;反應結束后產物在 層(填“上”或者“下”),步驟②分離混酸和產品的操作名稱是 。 (3)用Na2CO3溶液洗滌之后再用蒸餾水洗滌時,怎樣驗證液體已洗凈? 。 (4)固體D的名稱為 。 (5)用鐵粉、稀鹽酸與硝基苯(用Ph-NO2表示 )反應可生成染料中間體苯胺(Ph-NH2),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。 【答案】(1)濃硝酸(1分) 球形冷凝管(或蛇形冷凝管) (1分) 使混合酸能順利流下(1分) (2)防止副反應發(fā)生(1分) 上(1分) 分液(1分) (3)取最后一次洗滌液,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鈣,無沉淀生成,說明已洗凈(2分) (4)無水氯化鈣或無水硫酸鎂(1分) (5)C6H5NO2+3Fe+6HCl→C6H5NH2+3FeCl2+2H2O(2分) 【解析】(1)由于濃硫酸的密度比濃硝酸的大,當濃硫酸遇水時放出大量的熱,所以配置混酸應將濃硫酸加入到濃硝酸中,也就是先在燒杯中先加入濃硝酸。在實驗的過程中苯、硝酸會因為加熱而氣化,導致物質的浪費與環(huán)境污染,所以在裝置中長玻璃管可以起到冷凝、降溫使物質回流的作用。因此實驗裝置中長玻璃管最好用球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代替;又因為在反應的過程中不斷加熱,會產生大量的氣體,這對于液體的加入很不利。若采用恒壓滴液漏斗滴加,可以保持漏斗內壓強與發(fā)生器內壓強相等,使漏斗內液體能順利流下。(2)反應溫度控制在50~60 ℃的原因是防止副反應發(fā)生;反應結束后產生的硝基苯、1,3-二硝基苯都是不溶解于水的液體,密度比酸的混合溶液小。所以反應結束后產品在液體的上層,分離互不相溶的兩層液體的方法是分液。(3)對于得到的粗產品依次用蒸餾水和10%Na2CO3溶液洗滌,最后再用蒸餾水洗滌。如果洗滌干凈,則洗滌液中不含有CO32-。所以檢驗液體已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,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鈣,若無沉淀生成,說明已洗凈。(4)固體D是為了除去殘留的水,為了得到更純凈的硝基苯,使之不含有水,可以先向液體中加入有吸水干燥作用的無水氯化鈣或無水硫酸鎂。(5)反應中硝基被鐵還原為銨根,則反應的方程式為C6H5NO2+3Fe+6HCl→C6H5NH2+3FeCl2+2H2O。 25.(14分)鋅灰是煉鋅廠的煙道灰,含ZnO 35%以上,還含有少量的氧化錳(MnO)、氧化銅、鐵的氧化物和不溶于酸的雜質,工業(yè)上常用酸浸法回收 ZnSO47H2O。已知ZnSO47H2O晶體易溶于水,難溶于酒精,某興趣小組實驗室模擬回收ZnSO47H2O晶體,流程如下: 請回答: (1)分析步驟Ⅱ中的操作和原理,回答下列問題: ①結合表1、2,分析選擇的pH及溫度分別是______,其中,可以采用加入________來調節(jié)pH。 表1 pH對ZnSO47H2O回收量及純度影響 pH ZnSO47H2O 回收量(g) 產品中Fe 含量(%) 產品中其他重金屬 含量(%) 1 114.32 0.750 0.059 2 114.4 0.086 0.056 3 113.68 0.034 0.054 4 113.60 0.010 0.050 5 112.43 0.010 0.050 表2 溫度對ZnSO47H2O回收量及純度影響 溫度(℃) ZnSO47H2O 回收量(g) 產品中Fe 含量(%) 產品中其他 重金屬含量(%) 20 111.45 0.011 0.052 40 112.89 0.010 0.051 60 113.30 0.010 0.050 80 113.80 0.010 0.050 90 114.40 0.091 0.048 ②該過濾時采用減壓過濾, 操作過程中是否可以使用濾紙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 ③酸性 KMnO4溶液將溶液中的 Fe2+氧化,生成兩種沉淀; 同時,過量的高錳酸鉀在微酸性的條件能自動分解生成MnO2沉淀。 試寫出在該環(huán)境下,KMnO4溶液氧化 Fe2+的離子反應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若用稀硝酸作氧化劑,除了產物中可能含有 Zn(NO3)2 外, 還可能的缺點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(2)在整個實驗過程中,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。 A.濾渣B的主要成分為Cu B.為了檢驗濾液B中是否含有鐵元素, 可選擇KSCN溶液進行測定 C.步驟Ⅴ進行洗滌時,可以選擇酒精作為洗滌劑,對晶體洗滌1~2次 D.步驟Ⅳ溶液冷卻時,若未見晶體析出,可用玻璃棒輕輕地摩擦器壁 (3)為測定 ZnSO47H2O 晶體的純度,可用K4Fe(CN)6標準液進行滴定。主要原理如下:2K4Fe(CN)6+3ZnSO4===K2Zn3[Fe(CN)6]2↓+3K2SO4 準確稱取5.000 g ZnSO47H2O 晶體, 用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 250 mL, 準確移取該溶液 25.00 mL至錐形瓶中,用 0.050 0 molL-1 K4Fe(CN)6溶液進行滴定, 所得數據如下表: 實驗次數 滴定前讀數/mL 滴定后讀數/mL 1 0.10 19.92 2 1.34 21.12 3 0.00 20.10 則 ZnSO47H2O 晶體的純度是________(以質量分數表示)。 【答案】(1)① 4(1分) 60 ℃(1分) ZnO(1分) ②不可以(1分) 因為濾液B中含有KMnO4溶液,具有強氧化性,會腐蝕濾紙,此時可以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(2分) ③MnO+3Fe2++7H2O===MnO2↓+ 3Fe(OH)3↓+5H+(2分) 產生氮氧化合物污染環(huán)境(1分) (2)BCD(2分) (3)85.67%(3分) 【解析】(1)①結合表 1、 2, 分析pH=4時,ZnSO47H2O的回收量較高,溫度60 ℃時,ZnSO47H2O的回收量較高,溫度80 ℃時,ZnSO47H2O的回收量差不了多少,為節(jié)省能量,可選擇60 ℃。用ZnO來調節(jié)溶液的pH不會增加新雜質,同時降低了酸性。②該過濾時采用減壓過濾, 操作過程因為濾液B中含有KMnO4溶液,具有強氧化性,會腐蝕濾紙,此時可以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。③過量的KMnO4在酸性的條件能自動分解生成MnO2沉淀。在該環(huán)境下,KMnO4氧化Fe2+的離子反應方程式:MnO+3Fe2++7H2O===MnO2↓+3Fe(OH)3↓+ 5H+。若用稀硝酸作氧化劑,除了產物中可能含有Zn(NO3)2 外,還會產生氮氧化合物污染環(huán)境。(2)濾渣B的主要成分為Fe(OH)3,故A錯;檢驗Fe3+的試劑是 KSCN 溶液,現(xiàn)象變紅,故B 正確;步驟Ⅴ進行洗滌的是ZnSO47H2O晶體,因為它易溶于水,難溶于酒精,所以可以選擇酒精作為洗滌劑,對晶體洗滌 1~2 次,故C正確;步驟Ⅳ溶液冷卻時,若未見晶體析出,可用玻璃棒輕輕地摩擦器壁,故D正確。(3)由于三次消耗的體積相差不大,取三次的平均值。所以V=19.9 mL,n[K4Fe(CN)6]=0.050 0 molL-119.910-3 L=9.9510-4 mol,根據滴定原理: 2K4Fe(CN)6+3ZnSO4===K2Zn3[Fe(CN)6]2↓+ 3K2SO4 2 3 9.9510-4 mol n n=1.492 510-3 mol m(ZnSO47H2O)=n287 gmol-1 ZnSO47H2O 晶體的純度是=100%≈85.67%。- 配套講稿:
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,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。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(chuàng)性部分享有著作權。
- 關 鍵 詞:
- 2020年高考化學實驗專項復習卷 2020年高考化學實驗專項復習卷
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,請勿作他用。
相關資源
更多
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
鏈接地址:http://weibangfood.com.cn/p-86567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