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物理一輪復(fù)習 第六章 微專題36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應(yīng)用
《高考物理一輪復(fù)習 第六章 微專題36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應(yīng)用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(guān)《高考物理一輪復(fù)習 第六章 微專題36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應(yīng)用(6頁珍藏版)》請在裝配圖網(wǎng)上搜索。
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應(yīng)用 1.考點及要求:(1)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(Ⅱ);(2)機械能守恒定律及應(yīng)用(Ⅱ).2.方法與技巧:(1)單物體多過程機械能守恒問題:劃分物體運動階段,研究每個階段中的運動性質(zhì),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;(2)多物體的機械能守恒:一般選用ΔEp=-ΔEk形式,不用選擇零勢能面. 1.(機械能守恒的判斷)如圖1所示,一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,斜面上的CD部分光滑,DE部分粗糙,A、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從頂端C點由靜止下滑,下滑過程中A、B保持相對靜止,且在DE段做勻速運動.已知A、B間的接觸面水平,則( ) 圖1 A.沿CD部分下滑時,A的機械能減少,B的機械能增加,但總的機械能不變 B.沿CD部分下滑時,A的機械能增加,B的機械能減少,但總的機械能不變 C.沿DE部分下滑時,A的機械能不變,B的機械能減少,而總的機械能減少 D.沿DE部分下滑時,A的機械能減少,B的機械能減少,故總的機械能減少 2.(單物體多過程機械能守恒問題)如圖2所示,質(zhì)量m=50 kg的運動員(可視為質(zhì)點),在河岸上A點緊握一根長L=5.0 m的不可伸長的輕繩,輕繩另一端系在距離水面高H=10.0 m的O點,此時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=37,C點是位于O點正下方水面上的一點,距離C點x=4.8 m處的D點有一個救生圈,O、A、C、D各點均在同一豎直面內(nèi).若運動員抓緊繩端點,從河岸上A點沿垂直于輕繩斜向下方向以一定初速度v0躍出,當擺到O點正下方的B點時松開手,最終恰能落在救生圈內(nèi).(sin 37=0.6,cos 37=0.8,g=10 m/s2)求: 圖2 (1)運動員經(jīng)過B點時速度的大小vB; (2)運動員從河岸上A點躍出時的動能Ek; (3)若初速度v0不一定,且使運動員最終仍能落在救生圈內(nèi),則救生圈離C點距離x將隨運動員離開A點時初速度v0的變化而變化.試在圖3所給坐標系中粗略作出x-v0的圖像,并標出圖線與x軸的交點. 圖3 3. (多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問題)(多選)如圖4所示,楔形木塊abc固定在水平面上,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與水平面的夾角相同,頂角b處安裝一定滑輪.質(zhì)量分別為M、m(M>m)的滑塊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定滑輪連接,輕繩與斜面平行.兩滑塊由靜止釋放后,沿斜面做勻加速運動.若不計滑輪的質(zhì)量和摩擦,在兩滑塊沿斜面運動的過程中( ) 圖4 A.兩滑塊組成系統(tǒng)的機械能守恒 B.重力對M做的功等于M動能的增加 C.輕繩對m做的功等于m機械能的增加 D.兩滑塊組成系統(tǒng)的機械能損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4.蹦極是一項既驚險又刺激的運動,深受年輕人的喜愛.如圖5所示,蹦極者從P點靜止跳下,到達A處時彈性繩剛好伸直,繼續(xù)下降到最低點B處,B離水面還有數(shù)米距離,蹦極者在其下降的整個過程中,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ΔE1、繩的彈性勢能增加量為ΔE2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為W,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 圖5 A.蹦極者從P到A的運動過程中,機械能守恒 B.蹦極者與繩組成的系統(tǒng)從A到B的過程中,機械能守恒 C.ΔE1=W+ΔE2 D.ΔE1+ΔE2=W 5.(多選)如圖6所示,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v0通過O點進入半徑為R的豎直半圓弧軌道,不計一切阻力,則( ) 圖6 A.小球進入豎直半圓弧軌道后做勻速圓周運動 B.若小球能通過半圓弧軌道的最高點P,則小球在P點受力平衡 C.若小球的初速度v0=3,則小球一定能通過P點 D.若小球恰能通過半圓弧軌道的最高點P,則小球落地點離O點的水平距離為2R 6.如圖7所示,ABCDO是處于豎直平面內(nèi)的光滑軌道,AB是半徑為R=15 m的圓周軌道,CDO是直徑為15 m的半圓軌道,AB和CDO通過極短的水平軌道(長度忽略不計)平滑連接.半徑OA處于水平位置,直徑OC處于豎直位置.一個小球P從A點的正上方高H處自由落下,從A點進入豎直平面內(nèi)的軌道運動(小球經(jīng)過A點時無機械能損失).當小球通過CDO軌道最低點C時對軌道的壓力等于其重力的倍,取g為10 m/s2. (1)試求高度H的大??? (2)試討論此球能否到達CDO軌道的最高點O,并說明理由? (3)求小球沿軌道運動后經(jīng)多長時間再次落回軌道上? 圖7 7.光滑的長軌道形狀如圖8所示,下部為半圓形,半徑為R,固定在豎直平面內(nèi).質(zhì)量分別為m、2m的兩小環(huán)A、B用長為R的輕桿連接在一起,套在軌道上,A環(huán)距軌道底部高為2R.現(xiàn)將A、B兩環(huán)從圖示位置靜止釋放.重力加速度為g.求: (1)運動過程中A環(huán)距軌道最低點的最大高度; (2)若僅將桿長換成2R,其他條件不變,求運動過程中A環(huán)距軌道最低點的最大高度. 圖8 答案解析 1.D [假設(shè)DE段仍然是光滑的,在DE段仍做加速運動,此種情況下機械能守恒,但實際情況是勻速運動,相對于加速運動來說,速度減小了,必是整體機械能減少了,D正確.] 2.(1)4.8 m/s (2)76 J (3)見解析圖 解析 (1)運動員從B點到D點做平拋運動 H-L=gt2 x=vBt 代入數(shù)據(jù)解得vB=4.8 m/s (2)運動員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,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AB=mv-Ek 其中hAB=L(1-cos θ) 代入數(shù)據(jù)解得Ek=76 J (3)設(shè)運動員經(jīng)過O點正下方B點時的速度為vB′,B點距水面高h,則 mvB′2-mv=mgL(1-cos θ) x=vB′ 解得x2-v=20 x-v0的圖像如圖所示. 3.CD [兩滑塊釋放后,M下滑、m上滑,摩擦力對M做負功,系統(tǒng)的機械能減小,減小的機械能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,選項A錯誤,D正確.除重力對滑塊M做正功外,還有摩擦力和繩的拉力對滑塊M做負功,選項B錯誤.繩的拉力對滑塊m做正功,滑塊m機械能增加,且增加的機械能等于拉力做的功,選項C正確.] 4.C [蹦極者從P到A的過程中,除了重力做功以外,有空氣阻力做功,機械能不守恒,故A錯誤;從A到B的過程中,對于系統(tǒng),除了重力和彈力做功以外,有空氣阻力做功,系統(tǒng)機械能不守恒,故B錯誤;根據(jù)能量守恒知,由于動能變化量為零,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于彈性勢能的增加量與克服阻力做功之和,即ΔE1=W+ΔE2,故C正確,D錯誤.] 5.CD [小球進入豎直半圓弧軌道后,隨著高度的上升,重力勢能增加,根據(jù)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,其動能減小,速率減小,做變速圓周運動,故A錯誤.若小球能通過半圓弧軌道的最高點P,小球在P點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,不為零,則小球在P點受力不平衡,故B錯誤.若小球恰好通過P點,則有mg=m,vP=,設(shè)小球的初速度為v,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:mg2R+mv=mv2,聯(lián)立解得v=,由于v0=3>v,所以小球一定能通過P點,故C正確.若小球恰能通過半圓弧最高點P,則vP=,則有2R=gt2,得t=2,落地點離O點的水平距離為x=vPt=2=2R,故D正確,故選C、D.] 6.(1)10 m (2)見解析 (3)1 s 解析 (1)設(shè)小球通過C點的速度為v,則有: mg-mg=m 小球從P點落下直到沿光滑水平軌道運動的過程中,機械能守恒,有mg(H+R)=mv2,可得高度H=R=10 m (2)設(shè)小球能夠沿豎直半圓軌道運動到O點的最小速度為vC,有m=mg,小球至少應(yīng)從HC高處落下,mgHC=mv 解得HC=,由H>HC,小球可以通過O點. (3)小球由H高度落下通過O點的速度為 v0= 小球通過O點后做平拋運動,設(shè)小球經(jīng)時間t落到AB圓弧軌道上,有x=v0t y=gt2 且x2+y2=R2 可解得時間t=1 s(其他解不符合題意舍棄) 7.(1)R (2)R 解析 (1)運動過程中A環(huán)距軌道最低點的最大高度為h1,如圖甲所示. 甲 整體機械能守恒: mg2R+2mg3R=2mg(h1-R)+mgh1 解得:h1=R (2)若僅將桿長換成2R,A環(huán)離開底部的最大高度為h2,如圖乙所示. 乙 整體機械能守恒:mg2R+2mg(2R+2R)=mgh2+2mg(h2+2R),解得:h2=R- 1.請仔細閱讀文檔,確保文檔完整性,對于不預(yù)覽、不比對內(nèi)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。
- 2.下載的文檔,不會出現(xiàn)我們的網(wǎng)址水印。
- 3、該文檔所得收入(下載+內(nèi)容+預(yù)覽)歸上傳者、原創(chuàng)作者;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,請點此認領(lǐng)!既往收益都歸您。
下載文檔到電腦,查找使用更方便
9.9 積分
下載 |
- 配套講稿:
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,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。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(shè)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(chuàng)性部分享有著作權(quán)。
- 關(guān) 鍵 詞:
- 高考物理一輪復(fù)習 第六章 微專題36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應(yīng)用 高考 物理 一輪 復(fù)習 第六 專題 36 機械能 守恒定律 理解 應(yīng)用
鏈接地址:http://weibangfood.com.cn/p-11832761.html